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量纲=量词?!

已有 7967 次阅读 2007-10-19 21:56 |个人分类:个体通论| 量纲

量纲=量词?!
1.         纯粹的数,如果不与某个单位以及随后的名称粘到一起来使用,就体会不到它的具体意义。“100”是个数,只有当它与“吨黄金”连起来说,你就知道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如果“100”与“只蚂蚁”联系起来成为“100只蚂蚁”,其含义与“100吨黄金”不可同日而语。这例子说明“数”要具有物质的物理的意义,必需在它后面连着一个单位和一个名词。于是有数字的词组要具有明确的意义,应当包括“数”,“单位”,“名称(名词)”这三个含意不同的字词的有序组合。
2.         物理学提供了很多的单位,分别用于不同情况。出名的如米,千克,秒,派生的如平方米,米/秒等。他们被抽象的称为“量纲”。每个物理量都具有明确的量纲。科学界给出了7个基本量纲,而它们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很多个由它们派生出来的量纲。科学界一个潜台词是这7个基本量纲,以及它们派生的量纲(合起来大约不足100个)已经够用于各个场合了。“单位(量纲)”显然是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出现的重要概念。
3.         关于不同量纲的量的换算还有一套运算规则,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检查一些计算的答案是否错了,有时也帮助我们分析公式是否有问题。不同量纲的量不能相加几乎是一条戒律。
4.         科学是在语言出现以后分化出来的知识体系。没有语言,就没有科学。现代使用的单位固然来自科学,但是其中的某些单位、量纲也是在科学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于自然语言中了,尺,亩、斤,年,日就是中文里早就存在的单位。现在的米,千克,秒是在古老语言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5.         现在的问题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究竟使用着多少“单位”,我们的提炼工作是否已经结束,而不存在有普遍意义的、可以精确化的科学“单位”?!
6.         在中文里有所谓量词,一只鸟、一条鱼、5辆车、3架飞机等词组里的只、条、辆、架就是大量例子里的几个,上面这些短词的含义大家都清楚无须多说,而这些短词组又与现代科学中的1米布,3千克水在组合格式上(见1)完全相同。我们显然明白“只”是度量“鸟”的单位,“条”是度量“鱼”的单位,“辆”是度量“车”的单位…这个对比说明现代科学兴起之前,中文里早就有了“单位”概念和对应的词汇了。难道中文里大量的量词不是单位、不是量纲吗?
7.         依我看中文里的量词就是针对特定对象而使用的量纲(单位),它具有把数与名词粘到一起的作用。它的物理意义与现代科学中的4米布,8千克苹果从外型到含义都是类似的。
8.         这样说来,东方的中文早就创造了很多的单位,并且被群众广泛应用了。我们可以说这是东方对科学的贡献。对此,可能大家没有想到或者认为现在这么讲不妥当。
9.         确实,如果认为中文里的量词就是科学领域的量纲,为什么这些量纲、单位在科学论述中没有广泛使用?这个问题需要回答。
10.     浅层回答是:只、条、辆、架等等固然确实是单位(量纲),但是也正因为他们与后面的名称的联系过分密切,而缺少普遍的适用性(普适性)。这样的单位固然丰富了语言学,但是通用性低。所以在努力寻找通用性的科学领域地位就被忽视了。可这种忽视不能否认它在本质上与“量纲”是一个含义。
11.     我的深层回答是:“只、条、辆、架等等”这些量词都可以简化(统一地、概括为、一般化)为一个通用单位,这个一般单位就是中文里的“个”。“个”是“物质的量”,“个”是中文对科学计量单位的重要贡献。狭义的说“个”对应7个基本单位中的摩尔,1个=1摩尔的6.2303乘10的23次方的分之一…关于这些,我在另外的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298
中已经谈了
12.即我们一方面承认中文语言学里的量词是科学语言的一种单位、量纲,另外,就是把“只、条、辆、架等等”这些中文里的所谓量词一般化为“个”,那么“个”已经穿着“摩尔”的外衣进了科学领域。我们可以说摩尔的祖先是中文的“个”以及它身后的各个量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345.html

上一篇:字符多项式与表格数学
下一篇:广义大气密度函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