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ResearcGate到底能不能用于科学评价,观点都在这里

已有 16798 次阅读 2018-3-19 09: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2.png

ResearchGate Score通过使用更为广泛的指标(如研究被同行的认可程度)来度量一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水平;但这一指标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揭示了这一指标的优势与劣势。


步一 / Indiana University

1.png

注:图片来自于谷歌。


ResearchGate平台


ResearchGate是一个主要服务于科研人员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该网站于2008年上线,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ResearchGate主要提供了包括研究(论文)分享、消息通讯、话题讨论等在内的多项功能。截止到2016年,ResearchGate已经拥有1000多万的用户;其中大部分用户来自于欧美地区[1]。对于一部分科研人员来说,论文共享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功能—免费的资源共享是他们使用ResearchGate的重要原因之一。

 

ResearchGate Score


ResearchGateScore是ResearchGate设计的一项指标。与传统文献计量评价不同的是,该指标并不单纯计算一位科研人员自己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数量,而是结合了该科研人员被其他同行认可的程度。正如其官网所示,“We want to provide you with a metric that is calculated based on howall of your research is received by your peers, not just the work you’vepublished”。ResearchGate平台可以获得一位科研人员的文章浏览量、下载量和分享量等,这些指标也是影响科研人员ResearchGate Score的重要因素。


那么,ResearchGateScore到底怎么计算呢?ResearchGate官网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细节,但是指出,贡献(contribution)、交流(interactions)和声誉(reputation)是三方面的考虑因素[3]

 

ResearchGateScore是否可以衡量科研活动?


对于ResearchGate Score是否可以用于衡量科研活动的指标,科学计量学界争论很大。比如,挪威科技大学(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Trond Amundsen就在ResearchGate平台上表示,这一指标“不能指征真正的学术水平或声誉”。2015年发表在ASCW会议论坛上的一篇论文则直接指出了这一指标主要存在的几个显著问题,例如指标计算不透明、不可复制,以及该指标与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挂钩(影响因子存在不同学科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且影响因子的计算本身也被诟病),等等[4]


不过,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上的一篇论文[5]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作者收集了美国61所高校的科研人员数据,并通过卡内基高等教育基金会(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公布的学校排名来判断这些学校的层次。结果显示,ResearchGate Score的确是一项“研究导向”[5]的排名指标,该指标的结果和科研人员所在高校的层次密切相关。首先,随着高校研究水平的提高,其研究人员的ResearchGate Score更高,且他们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量和ResearchGate个人主页的访问量也相对较高。不过,排名较高学校科研人员放在ResearchGate上论文的篇均阅读量却没有明显提高。此外,研究发现,研究水平较高的学校,其科研人员的ResearchGate关注者人数也有明显提高,这体现出ResearchGate用户关注网络是以高排名学校为中心的结构。这项研究显示,ResearchGate Score在评估科研人员方面有其可取之处。此外,2016年发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的一篇论文使用了供应链管理领域学者的实证数据也说明了ResearchGate Score进行科研评价的可行性[6]

 

3.png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searchGate

[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ost/How_exactly_is_RG_score_calculated

[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RGScore/FAQ

[4] Kraker, P., & Lex, E. (2015, June).A critical look at the ResearchGate score as a measure of scientificreput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quantifying and analysing scholarlycommunication on the web workshop (ASCW’15), Web Science conference.

[5] Yan, W., & Zhang, Y. (2018).Research universities on the ResearchGat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Anexa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research activity level, and socialnetworks formed.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12(1), 385-400.

[6] Yu, M. C., Wu, Y. C. J., Alhalabi, W.,Kao, H. Y., & Wu, W. H. (2016). ResearchGate: An effective Altmetric indicatorfor active research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1001-1006.



4.png

Altmetrics,2016年奥巴马的影响力全球第一,合理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04640.html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论文发表后的评审?
下一篇:《旧金山宣言》之后,《三院联合声明》来了
收藏 IP: 122.225.220.*| 热度|

8 许培扬 武夷山 刘立 蔡宁 蒋迅 刘钢 章成志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