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从致谢中发现科学合作

已有 4279 次阅读 2017-8-15 11: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科学合作有很多表现形式,例如,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合作出版著作、合作发表论文等等,当然,有些科学合作并没有直接产生成果。度量科学合作程度,需要可以量化的依据,我们常常依赖合著(论文)。一项研究建议除了合著之外,还可以从致谢中发现合作。

编译作者:步一 /Indiana University                原文作者: Paul-Hus,A.等

素材推荐人:张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图文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1]

合著

科学计量学中常用作者合著(co-authorship)这一现象来度量科学合作;作者合著被定义为几位作者的姓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的作者列表上。然而,正如KatzMartin所指出的那样,并非所有的科学合作最终都转化为作者合著。因此,使用作者合著来指征合作的方法本身即存在问题。

致谢

致谢acknowledgment)是学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在论文的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的部分;或者在论文首页的脚注处。在致谢部分,论文作者往往会对对论文或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个人、组织或机构表示公开的感谢。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看,致谢部分往往含有较为丰富的隐含信息,也能在作者合著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作者关系进行有效的增补。

Laudel的质性研究显示,对于论文近三分之一的贡献并未从合著关系中展现;而这些关系中的一部分可从致谢部分进行提取。事实上,综合作者合著关系和致谢部分中的作者关系来共同研究科学合作现象能使得计量学研究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去年,来自加拿大的学者Adele Paul-HusPhillippe MongeonMaximeSainte-MarieVincent Lariviere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论文中的致谢部分内容与作者合著关系共同研究科学合作现象。他们使用了扩展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包含有致谢信息的论文。鉴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内只有包含有基金资助信息的论文才收录其致谢信息,因此这项研究仅仅以这些包含有基金资助信息的论文作为实证研究范围。随后,对于致谢信息中提到的作者信息,他们还进行了检索和追踪;其中,Stanford NamedEntity Recognizer(详见[4])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之一,用来在一段文本中发现作者姓名及包含有作者的数量。

他们发现,不同学科包含有致谢文章的比例有明显不同,且包含致谢人(acknowledgee)的文章比例也有明显不同,基础科学可以达到80%,工程技术有70%,医学60%,而社会科学仅30%

对于有致谢部分的文章来说,不同的学科中,致谢中包含的人名数量不同。在社会科学、数学等学科领域,致谢中包含的人名数量最少;在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致谢中包含的人名数量最多。

作者数+致谢者数=贡献者数

社会科学领域更偏好将贡献者列为致谢者,而自然科学领域更偏好将贡献者列为作者。

不同学科内论文的作者数(number of authors)和致谢者数(number of acknowledgees)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篇均贡献者数从3.1(数学学科)到11.7(物理学科)不等。尽管物理学科的贡献者数最多,但其篇均作者数也很大;社会科学尽管篇均作者数不多,但其致谢者数较多。与一般的自然科学学科有所不同,地球与空间科学和生物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贡献者属于致谢者。

整体上看,随着篇均作者数的增加,篇均致谢者数减少或者基本保持不变。除了临床医学和数学学科外,学科内篇均致谢者数的极值出现在独著论文上。生物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内,随着篇均作者数量增加,篇均致谢者数减少得非常明显。

     


[1] Paul-Hus, A., Mongeon, P.,Sainte-Marie, M., &Lariviere, V. (2016). The sum of it all: Revealingcollaboration patterns bycombining authorship and acknowledgements. Journal ofInformetrics, 11(1),80-87.

[2] Laudel, G. (2002). What do we measurebyco-authorships? Research Evaluation, 11(1),3-15.http://doi.org/10.3152/147154402781776961.

[3] Katz, J. S., & Martin, B. R.(1997). What is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search Policy, 26(1), 1-18.

[4] Finkel, J.R., Grenager T., and Manning,C. (2005).Incorporating Non-local Information into Information ExtractionSystems by GibbsSampling. Proceedings of the 43nd Annual Meeting of theAssociation for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 2005), pp. 363-3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71189.html

上一篇:什么样的科学家更高产?
下一篇:林墨团队成员黄萃副教授入选国家优青
收藏 IP: 183.157.162.*| 热度|

3 水迎波 武夷山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