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跃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uehua2004 音乐杂文与评论

博文

举报某大学博士侵犯“数赛”全球第12名的姜萍肖像权获得官方积极回应

已有 64 次阅读 2024-6-28 07:57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举报某大学博士侵犯“数赛”全球第12名的姜萍肖像权获得官方积极回应

   

涟水县一17岁的女中专生姜萍,因获得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而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新星。于是,各种舆论扑面而来,其中不乏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应该要积极利用合法途径制止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互相谩骂。现将我成功举报一起违规行为的案例介绍给各位。

事件发生在617日,我看到一微信号发布关于姜萍的文章,封面用姜萍闭着眼睛的照片。很不雅!再加上那时对姜萍成绩因赵斌打赌500万指认姜萍作弊的信息到处传播,因此,我第一反应觉得使用这不雅照有点不怀好意。于是便在其后台留言,指出其照片问题和心态问题。没想到作者将我留言显示并置顶,接着立即涌来铺天盖地的谩骂留言。经过多次交涉,作者始终不删除侵权照片。于是,我向微信号主人的所在单位四川大学书记、校长信箱投举报信,举报信如下:

 

四川大学领导好!

我是江苏师范大学教师吴跃华,现举报你们学校王xx博士微信号之“清数竞赛考研数学”,侵犯肖像权等违法行为。

15日我的手机自动显示一篇文章,封面照片是现热传的获得全球数学竞赛前12名的姜萍闭着眼睛的照片,我认为这样不妥,于是给该微信号后台留言批评他的心态。按说,这样的留言只是后台留言,没必要显示。自己觉得有道理就把照片撤换了就行了。没想到,王博士竟然把我留言显示出来,并故意把我的留言置顶。我这留言难道有数学价值吗?表面上看他回复很谦虚,但骨子里充满恶心,他随后发动了一大堆人来骂我。每隔一分钟我这手机便传来骂我的留言,现截图如下:(因那些谩骂是在不堪入耳,截图就不公布了)。

面对谩骂,我一开始还是跟他们讲理的,我的留言截图如下:

3.jpg

但仍然遭来谩骂(谩骂留言不满入耳,就不公布了),我继续跟他们讲道理,我的留言截图如下:

4.png

后我又多次在后台与微信主人交涉,但他始终不删除侵权照片。

 

     举报信发出后,收到四川大学党委回应,截图如下:

 

 1.png

 

也收到校长的重视,截图如下:

 

2.png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代表该校发给我的处理意见如下:

 

吴老师:

您好!

2024年6月20日上午9:00左右,数学学院接到学校研工部通知,收到您的关于“举报四川大学王周哲侵犯肖像等违法行为”的邮件,研工部要求学院调查核实。

接到通知后,学院高度重视,立即找到王周哲及同学了解情况,经核实:

1、王周哲同学截取的一张姜萍闭眼照, 是因为该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题目,但是他忽略了使用姜萍闭眼照片的不妥。

2、网络上产生激烈的讨论甚至辱骂,不是王周哲同学组织的。鉴于此,我们对王周哲同学进行了教育,也对他使用不妥当照片,并对您造成了伤害进行了批评。王周哲同学接受了批评和教育,并且已经删除了此段推文。

此致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2024年6月22日

   接到处理意见后,我写了回信,回信如下:

 

四川大学的领导:

我对你们学校的处理非常满意!感谢贵校的重视!我看到他们的文章现已删除。其实我要求他们删除的是那张闭着眼睛的姜萍照片(而不是整个文章)。这闭着眼睛的照片毕竟不雅,才17岁的孩子,万一流传出去对她是伤害!由于此前网络上造姜萍谣言的文章满天飞,所以我作为一名教师,我着急啊!一个未成年人受此网暴我实在气愤。所以我也气晕了头。因此,我一看到他们用闭着眼睛的照片我就以为他们也不怀好意。但后来细看其内容,确实没有什么伤害性的,是专业的数学探讨。相较其他人那些文章,那王博士这文章还真是纯属于专业范畴的探讨。不属于故意攻击姜萍!所以,我的行为也不当,请代我向王周哲博士致歉!也请你们领导也不要因我举报而对王博士有不良印象(那些骂人的留言我知道了,跟王博士无关)。我相信他未来前途无量!祝他在数学领域更上一层楼!谢谢您的回复!江苏师范大学吴跃华

 

通过这次举报,我感慨万千,私下说破嘴皮也没有用,但举报到单位就轻松解决。所以,面对违规违法行为,仅相互谩骂是不行的,还是得通过合法途径去解决。比如赵斌打赌500万指认姜萍作弊,据一些律师所说,这属于违反行为。应该要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37936-1440043.html

上一篇:对未成年人姜萍“数赛”初赛成绩遭质疑的分析
下一篇:利玛窦向明皇献琴时写的《西琴曲意》曲调考
收藏 IP: 223.66.1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