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透视生态修复实践国际标准

已有 2132 次阅读 2019-2-24 11:53 |个人分类:海洋生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透视生态修复实践国际标准

袁国华苏子龙席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9-02-19


阅读提示

  生态修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类福祉的一种手段。(国际)生态修复学会于2016年发布了《生态修复实践国际标准》,内容主要分导论、支持生态修复最佳实践的6个关键概念,规划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标准规程及生态修复与面临的环境挑战关系几个部分。《生态修复实践国际标准》的发布,旨在为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生态修复类工作厘定重要概念,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最佳实践和评价管理基准。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类福祉


  地球的本地生态系统(无论是自然的、半自然的还是修复的)被全球公认具有很高的生物、社会和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4个方面:供应服务(如物质材料的食品、饲料、燃料和木材)、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洪水控制、水净化)、文化服务(如游憩、精神和审美服务)、支撑(配套)服务(如营养循环、初级生产、土壤形成)。正常运作的生态系统在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减轻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退化、破坏和损害(统称为“退化”)减少了生态系统的范围,生物多样性、功能和应对干扰的能力也被削弱。虽然保护尚存的完整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我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但鉴于退化的程度已经发生并继续扩大,现在仅仅是保护显然不够。为了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的可持续性流动,全世界必须努力通过投资于包括生态恢复在内的环境修复活动,以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功能都能取得净收益。


  生态修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类福祉的一种手段。2016年,(国际)生态修复学会发布了《生态修复实践国际标准》,通过在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气候之间建立健康的关系,推进生态修复的科学、实践和政策。生态修复学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盈利组织,有70个国家的会员。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制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到2020年恢复15%的退化生态系统,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防治荒漠化。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还将生态修复视为提供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当前明确了自然资源部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可以预见,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类福祉的生态修复工作将得到全面展开和持续推进。



生态修复重要概念与支柱原则


  生态修复是协助已经退化、损害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生态修复与其他生态维护样式最基本的区别是生态修复只协助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不是强加一个方向或样式。也就是说,修复活动使生态系统处于恢复轨道,使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存在,并使其物种得以适应和进化。生态修复不仅常用于描述过程(即为达到一组给定目标采取的活动),也用于描述为生态系统寻求的结果(即恢复)。而生态恢复被定义为一项生态修复活动,其终极目标是尽可能将生态系统恢复到一种适应本地的自然模式——参照生境(参照生态系统)。


  参照生境(参照生态系统)能够作为恢复模型或基准的生物体和非生物成分的群落。参照生境通常代表生态系统的非退化版本,完整包括植物群、动物群、非生物成分、功能、过程和演替状态,如果没有发生退化、损害或破坏,就会在恢复场地上存在——但应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或预测的环境条件。参考生境的另一种说法是“生态参照”。


  当前,国内生态修复实践,缺乏参照生境;换个角度来说,就是生态修复的目标不明确,或者说修复目标缺乏科学判断与界定。如果所有的关键生态属性类别非常接近参照模式(生境),那么,这种状态或情境就是完全修复。如果付出了巨大努力,只恢复了低层级的属性,这种修复被称为部分修复。如果达到了完全修复的目标,但需要进一步人为干预(如移除入侵物种,或应用干扰机制)以维持某些预期目标,这类人为干预被称为生态维护。


  如果项目仅侧重于恢复某种形式的生态系统功能,而不寻求恢复在本地适宜参照生态系统中发现的相当大比例的原生生物群,则此类活动最好描述为复原。另外,我们常说的土地复垦,一般都用复原,以前多用于表示从海洋、河湖床中开展新耕地,当前多用于表示将受干扰土地恢复到一种改善的状态。


  基于此,绝不能将生态修复视为可持续地保护和管理现有本地生态系统的替代品。大多数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容易运移或重建。此外,许多生态系统的修复科学和技术仍远未实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或生态系统服务100%完整恢复。这意味着绝不能将修复的承诺作为破坏或损害现有生态系统的理由。同样,将稀有物种转移到已恢复或创造的生境的潜力,不能也不应成为破坏其现有完整生境的前提。


  当然,要想成功,生态修复实践应该是实效的、高效的和全效的,这是生态修复的三大支柱原则。实效:生态修复建立和维护生态系统的价值,即生态修复项目要能见到并取得实际效果。高效:生态修复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出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资源和劳动力的成本。全效:与合作伙伴和利益攸关方合作,促进参与水平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经验。



生态修复最佳实践的六大关键点


  关键点一:生态修复以适当的本地参照生态系统为基础,同时考虑到环境变化。参照生态系统是特定生态系统的模型特征,反映了修复项目的目标。这涉及到描述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属性,需要恢复到自我组织状态,从而实现全面恢复。这一模式是在与利益攸关方协商后,根据该地点和该区域类似地点的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状况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在制定参照生态系统时需要考虑什么?在确定参照生态系统属性阶段,要把非生物条件,包括底物、水文、能量流、养分循环、扰动循环和触发特征,与生物群一起考虑。因此,制定参照生态系统包括分析拟恢复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结构(物种的复杂性和混杂性)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非生物和生物物理过程以及群落动态)。参照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对可能是生态系统衰退或恢复特征的继承或发展状态的描述。


  关键点二:在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前,需要确定目标生态系统的关键属性。主要包括物理条件、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外部交换及威胁存在六类。将修复等级分成五个级别,根据不同修复项目六类属性的修复等级叠加显示,编制成修复轮。


  关键点三:最可靠方法是协助自然恢复进程,在自然恢复潜力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予以补充。重点是确定三类适当的生态修复方法及其组合应用:自然(或自发)再生,辅助再生,重构方法。


  关键点四:生态修复寻求“最好和最大努力”的进展,以实现全面恢复。根据恢复水平,确定了五级的修复系统,每级的物理条件、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外部交换及威胁存在都不同。六类属性的不同恢复水平,组合形成“恢复轮”,从恢复轮上可以直观看出恢复的水平与结果。


  关键点五:成功的修复需要利用所有相关的知识,关键是利用适应性管理来建立知识和能力。


  关键点六:与所有利益攸关方全面接触是长期修复成功的基础。修复工作不仅是为了恢复环境价值,而且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需要和期望。尽早、真诚和积极地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联系,对保障项目成功非常重要。



规划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规程


  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利害关系人参与,外部环境评估,生态系统基线调查(确定项目场地当前生态系统及其状况的计划),参照生态系统识别,指标、目标和目的,修复处置方法,评估场地权属和处理后维护计划保障,后勤保障分析,评估程序规划。


  执行:在实施执行阶段,修复项目要确保修复工程不会造成进一步或持久的损害;处置实施是负责任、有效和高效的;所有的处置都是以自然过程,及保护自然和提升辅助恢复潜力的方式进行的等等。


  监测、记录、评价和报告:评估修复效果的监测从计划阶段开始,要求制定一项监测计划,以确定所有恢复措施的成功与否。这项工作当前在国内也比较弱,主体是在项目设计阶段,对监测不重视;在修复工程结束后的监测工作没有经费与机制保障。而保持相应的处置记录,以确保处置措施的顺利实施,还能为适应性管理提供信息,并使今后能够对与处置相关的结果进行评估。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对照项目的指标、目标和目的评估进展情况。需要编写进度报告并分发给主要利益攸关方和更广泛的利益集团,以便在获得产出和成果时及时传达这些成果。


  后期维护:管理机构负责持续维护,以防止有害影响,并在项目完成后对现场进行所有必要的监测,以确保该场地不会倒退至退化状态。后期维护要求持续与适当的参照生态系统进行比较。



生态修复与“大图景”环境挑战


  提升修复规模:尺度是生态恢复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为某些生态系统过程(如基因流、定植、捕食和生态干扰)在较大尺度(较大的水生环境、景观、流域等)和退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物种的最低栖息地面积(或更大的营养复杂性)可能比小规模项目提供的大,除非这些项目是在一个更大的计划内或与保护区相联系。还迫切需要通过大量增加植物和动物生物量(包括土壤中的生物量)来大幅度增加碳固存的规模。因此,生态修复需要规模(可能在数百至数千公顷),以产生更好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生态修复与其他修复性活动的关系:随着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退化,许多国家和社区一直在采取政策和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并以愈合和可持续方式改善社会融入自然的方式。更具体而言,公共机构已将生态修复作为改善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状况的一个过程,同时还以补充环境修复活动的方式管理自然资源和公共休憩用地。许多行业、社区组织和公民对当前的环境挑战作出了反应,设法减少环境影响,以生态可持续性为目标改善生活和生产方式。


  所有这些工作——无论是实际的生态修复工作还是改善环境条件的补充活动——都可以被称为“修复性”的。这些工作受到作为生态修复基础的价值观和原则的启发,并将广泛的生态恢复轨迹推向积极的方向。无论工作目的是减少影响还是影响环境恢复,这些标准所传达的生态恢复原则、概念框架和最佳做法可以激励和指导所有工作,从而使所有部门的生态系统管理者能够提高而不是降低生态系统恢复的潜力。



作者:袁国华 苏子龙 席皛

单位: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63898.html

上一篇:[转载]为什么科幻能消解我们的焦虑,而不是言情、武侠?
下一篇:[转载]黄渤:当你强大,整个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收藏 IP: 101.80.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