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GCP发布《2018年全球碳预算报告》

已有 2694 次阅读 2019-1-4 22:06 |个人分类:海洋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GCP发布《2018年全球碳预算报告》

刘燕飞 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2019-01-04



2018年12月5日,“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GCP)发布《2018年全球碳预算报告》(Global Carbon Budget 2018)指出,受能源消费增长的推动,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连续两年攀升。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长了1.6%,预计将在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7.1 GtCO2


报告的关键信息包括:


1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

全球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活动排放的CO2从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3.1±0.2 GtC/年上升到2007—2016年平均9.4±0.5 GtC/年。2017年排放量为9.9±0.5 GtC,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泥和火炬(flaring)的排放贡献分别为40%、35%、20%、4%和1%。预计2018年全球排放量将增加2%,达到10.0±0.5 GtC的新纪录。


2区域化石燃料排放

2017年,全球CO2排放量的主要贡献国家和地区为中国(27%)、美国(15%)、欧盟28国(10%)和印度(7%),这些国家在2016—2017年的排放量增长率分别为中国(+1.7%)、美国(-0.5%)、欧盟28国(+1.4%)和印度(+4.0%)。2017年,全球人均碳排放为4.8tCO2/(人·年),中国为7.0tCO2/(人·年),美国16.2tCO2/(人·年),欧盟28国7.1tCO2/(人·年),印度为1.8tCO2/(人·年)。预计2018年中国、美国、欧盟28国和印度的排放量增长率分别为+4.7%、+2.5%、-0.7%和+1.8%。


3基于消费的化石燃料排放

消费侧排放量指将排放量分配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端,而不是它们的生产端和排放端。对消费侧排放量的区域贡献分别为中国(25%)、美国(16%)、欧盟(12%)和印度(6%)。


4土地利用变化的排放

2008—2017年,森林砍伐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CO2排放量平均为1.5±0.7 GtC,约占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土地利用变化)所有排放量的12%。2017年的排放量为1.4±0.7 GtC,与10年平均值一致,尽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土地利用变化、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的总和在2017年达到11.3 GtC。


5自然碳汇去除的CO2

2008—2017年,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中约有44%累积在大气中,22%累积在海洋,29%累积在陆地。2017年,海洋碳汇的强度接近10年平均值,而陆地碳汇低于平均值。预计的碳源总量与碳汇总量不匹配,即碳失衡(carbon imbalance),差别约为5%。


6大气CO2浓度

2017年,大气CO2的年增长率为4.6±0.2 GtC,相当于大气CO2浓度增加2.16±0.09 ppm。这一增长与2008—2017年平均每年增长4.7±0.02 GtC的速率接近。2017年,全球大气CO2平均浓度达到405.0±0.10 ppm,预计2018年额外增加4.9±0.7 GtC,使全球大气CO2平均浓度达到407 ppm。


(7累计碳排放

1870—2017年,化石燃料和工业活动产生的累计排放为425±20 GtC,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累计排放为180±60 GtC。总累积排放量为615±80 GtC,分别划分到大气(250±5 GtC)、海洋(150±20 GtC)和陆地(190±45 GtC)。土地利用变化、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约占累计排放量的31%、32%、25%和10%。


相关文章《排放量仍在上升:加强削减》(Emissions are Still Rising: Ramp up the Cuts)、《全球能源增长超过了脱碳》(Global Energy Growth is Outpacing Decarbonization)发表在期刊《自然》(Nature)和《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同时,更详细的数据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的《2018年全球碳预算》(Global Carbon Budget 2018)一文中公布。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期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55369.html

上一篇:【论文】|长江口水生动物食物网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下一篇:[转载]小人物的生命亮度
收藏 IP: 180.164.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8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