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带盐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gu66666 为寂静的土壤代言

博文

每一种方言,都是“普通话”

已有 3180 次阅读 2017-5-14 17:0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求学他乡,偶在电视上看到报道自己家乡的节目。节目中,一位老人操一口浓重的土话向主持人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对身边的人说,“我觉得我们那里的话好土啊”。

没成想,身边的人几乎都赞成这个观点,在家里听着说着很自然的家乡话,一到了电视上,就变了味。

用家乡话的标准来衡量,老人说得实在太标准了,“标准”到有些话只有我们这些当地人能听懂,但我们这些年轻的本地人却从来没有说过。

由于时代的原因,父辈们常常说不好普通话,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听懂普通话。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讨论到我们家乡土话与普通话的区别,他们的观点常常是——土话就是普通话啊,只是稍微变了一点。在他们看来,土话之所以就是普通话,大概是普通话表达的意思大都能在家乡话中找到对应的字词,两相比较,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服了:“这不一样嘛!”,但这就让我们这一辈有点哭笑不得了。如果我们出去办事跟别人说家乡话,还辩称这就是普通话,听不懂只是听众的问题,这实在是太粗暴了。如果每个地方的人都这样认为,社会倒也是一派和谐景象,因为处处“鸟语“花香嘛!

听不懂长辈口中的这种“普通话”,也会让人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村里的一个前辈当了几年兵,学会了普通话,回乡后就不再说家乡话。他这样的行为遭到了乡邻的排斥,乡人们便不再搭理他,有的时候还特意讽刺甚至刁难他。受到侮辱的他再次远走他乡,后来我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最新消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曾有新闻报道说,酒桌上的两个人用自己的家乡话讨论如何杀掉酒桌上的另一个人,这个第三人竟然全然不知。又比如,前些年的广东企业在招聘时,“会说粤语”者常常是“优先考虑”的对象,那些不会说粤语的人也就处在不利的境地。

普通话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包容开放的象征。“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一种普通话的推行是建立在“牺牲”无数“普通话”的基础之上的。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在内心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能让我们用通用的普通话说出开放,说出自信,也能用专用的普通话(土话)说出尊严,说出不“难为情”的那句,“妈妈我爱你”。有人统计发现,世界上的语言五花八门,但有一个词的发音是较为相通的,那就是“Mama”。

母亲节,祝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25565-1054907.html

上一篇:玄武湖,让我再看你一眼(多图)
下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夕阳下的玄武湖
收藏 IP: 159.226.121.*| 热度|

2 蔡小宁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