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成龙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atcl 博客主题:超深盆地调水增雨,改变气候改善生态,造福中华造福全人类。

博文

颠覆性创新理论孕育、出生和成长的三个阶段

已有 2926 次阅读 2019-12-26 19:57 |个人分类:博客导读和总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颠覆性创新, 孕育, 出生, 成长, 真理胎死腹中

颠覆性创新理论孕育、出生和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真理的孕育,是发现传统认识错误并提出崭新认识的阶段。某个传统认识确实有错,对该传统认识理性质疑、合理怀疑(三大创新定律中的怀疑定律)、深入思考,才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崭新的科学认识。颠覆性科学认识不可能由很多人同时察觉、同时发现,只能由个别人或者少数人首先察觉、首先发现。真理孕育阶段的先决条件是传统认识确实有错,传统认识没错,你怎么颠覆?传统认识没错,就没有这方面的颠覆性创新。


第二个阶段是真理的出生,是颠覆性创新初步的向外传播,是慢慢扩大在学术界影响的起始阶段,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就是论文和专著的投稿审查与出版。如果颠覆性创新的论文和专著出版不了,就不能向外传播,就不可能在学术界产生影响,真理就会胎死腹中。颠覆性科学认识刚刚出炉的时候,真理确实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对颠覆性科学认识,必须倍加爱护,否则就会胎死腹中。不谦虚地说,我的低海拔的本地水汽比高海拔的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的颠覆性认识可能就是颠覆性的创新理论,如果这方面的论文发表不了,专著也出版不了,那么,该颠覆性创新就没有办法向外传播,这方面的真理就会胎死腹中。


第三个阶段是真理的成长,是指颠覆性创新的成果发表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证据的增加,承认这个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当这个认识被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科学名人承认以后,它就得到了正式承认,就变成了真理。所以,真理的最后认定还是遵循多数人的原则,还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予以最后认定的。所以,某个具体真理的孕育是少数人的事,真理的成长和最后确认是多数人的事。如果某项原始创新只有少量专家表态支持甚至没有专家表态支持,即使这项原始创新是对的,但它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就会导致真理夭折(指认识正确但科学共同体不承认),也就是说,即使原始创新的论点是对的,也公开发表了,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支持(在这里长期的大致范围是50年、100年甚至200年以上),那么,这方面的原始创新就会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导致真理夭折。例如,周少祥教授的水汽冷凝放热假说(模型)在《沙漠与绿洲气象》上发表了,即使这方面的认识是对的,如果长期得不到其它专家的支持,就有可能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导致真理夭折;又如,张学文的《空中水文学初探》出版了,即使其中的水汽与大气相对运动的认识是对的,如果长期得不到其它专家的支持,那就有可能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导致真理夭折。所以,对原始创新比较欣赏的专家要向外界主动发出初步承认的表态(正面引用是一种支持的表态,著文支持是更直接的表态),如果对原始创新比较欣赏的专家怕支持错了影响自己的前程,都充当旁观者,都不表态支持,那谁来支持?那样的话科学就发展不了,正确的原始创新就有可能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导致真理夭折。没有得到大量专家支持的真理性认识,虽然这一次被个别人或者少数人首先察觉和发现,但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导致真理夭折,只能等待下一次被其他人重新察觉和发现、再向外传播并最终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人类的科学史上可能有很多原始创新要么胎死腹中,要么确实是真理但夭折了。真正成长起来的真理是那些得到了很多专家支持的原始创新,没有成长起来的真理要么胎死腹中,要么夭折了。


三大创新定律中的阻力定律和以上分析可知,原始创新很难得到及时承认,要善待原始创新,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让原始创新得到向外界传播的机会,这样才能避免真理胎死腹中;成果发表以后还要得到很多专家的支持,这样才能避免真理夭折。专家学者在基本弄懂并比较欣赏原始创新的前提下,要主动站出来支持,真理的成长和最后确认是多数人的事,需要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


颠覆性创新理论孕育、出生和成长的三个阶段.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1211606.html

上一篇:《十六论》试图推翻位于根部的另一个传统认识,能成功吗
下一篇:[转载]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
收藏 IP: 117.136.12.*| 热度|

14 张学文 杨正瓴 苏保霞 刘炜 周少祥 马鸣 周春雷 晏成和 钱大鹏 张鹰 尤明庆 高宏 王安良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