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我的新农村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ugenef 2013年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今年《我的新农村梦》两周岁了,盼望她快点茁壮长大成真!背景图片:从山上俯瞰我的家乡瑶山乡琅坑源村。

博文

拙作诗两首《公交车奇缘》和《新年紫气东来感呈影山老师》

已有 4374 次阅读 2015-1-28 11:41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雪花, 奇缘, 多多巴巴, 沈仰槐

沈仰槐1.jpg

页首照片:多多和沈老师爷爷合影    

诗一:公交车奇缘

公交车奇缘

多多巴巴

奇缘叙当路,仰槐摇风中。

欲得新建树,再下十年功。

题记:

那一天,去医院给岳母送完中饭回来的公交车上,我在埋头看几则空间博客。突然一个清澈的声音,在旁边给一对刚学琴回家的母女讲如何教育孩子的讨论,把我的注意力从空间的新闻中拉了出来。

因为我妈妈跟我念叨很多次我儿子多多该学点东西,不能再成天玩游戏了。我明白妈妈的意思是该给孩子找个老师。我也好几次寻思该给孩子找个什么样的老师,该学点什么技艺。我对具体的琴棋书画不是不感兴趣,而是顾忌寻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也就这样,就把这事搁置了下来。但车上的这一幕,让我突然想到要找的老师不就在这里吗?

这样,我就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端详不远处的这位长者,灰白了的头发,一大把胡子,戴一副眼镜,手提一个蓝色文件包。我思量了许久,不一会儿母女下车了,跟老先生热情地告别。车子也马上拐到谷阳路上,我内心突然激动起来,想上前跟先生套个近乎,但总顾忌这样公共嘈杂的场合是不适合讨论说出我的心意的。

也就这样我心里寻思跟着老先生看他在哪里下车,一起下车跟他攀谈几句。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下车,我的心也在漂浮不定。却一切巧得很,他在我要下车的前一站下车,我抓紧跟着下车。下车我壮着胆子说“先生,您停一下。”我们就站在马路边谈了近二十分钟,丝毫没有在意身边飞驰而过的汽车。最后我要了他的一个手机号码,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家跟儿子说给他找了个老师,不期想在吃中饭跟大家说这个事的时候,儿子自己下桌到门前对着门要给老师三个磕头。老师未见,他心里先拜了。

所以,寻师不如遇师!这就是“求缘不如撞缘”、或“择日不如撞日”的道理吧。

多多巴巴补注:

这首诗是先有了题记,然后受读沈老师的 《山谷浪漫春光 的熏陶,第一次带儿子多多去沈老师家上课,结束的时候沈老师送我一本王玉凤的《细草穿沙 》诗集  。第二次带儿子多多去沈老师家上课,沈老师忙着给多多上课,而给我们两本读物。其中一本是他的师兄王墨臣《王墨臣画虎专集》。我就在一旁看这本画集。画集的序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而勾起我兴趣的是他讲述自己的一方“再下十年功 ”的印。这段话我拍照扫描下来贴在下面跟大家分享:

由于这方“再下十年功 ”的印章,联系自己过去十年在公司上班的经历,现在回到学校重新开始,确实非常相像。正是由于读了王玉凤的《细草穿沙》诗集以及王墨臣的这方“再下十年功 ”印章的故事,以及联系到自己写的奇遇沈老师的故事,我有了灵感,突发奇想写下了上述我人生的第一首诗《公交车奇缘》,请沈老师帮忙修正押韵。

这是这首诗诞生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理科学生的完整过程。

诗二:新年瑞兆呈吾儿之师

新年紫气东来感呈影山老师

多多巴巴

雪花窗外飘零乱,似混年华情谊添。

水出陆海腾空变,缘聚老中抚幼传。


师说知道:

多多巴巴的这首旧体诗作,是以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视角,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他意外地追索海陆空所飞扬的雪是水在汽化后的结晶体,出奇地以对仗联系到人的老中青(以幼代青),合拍于表现自己目前生活的实际状况,在宏大气势之中令人感到诗意盎然,着实值得点赞。文字调整之余,还有标题尚要加强并切题,借常用俗语“瑞雪兆丰年”,建议用“新年瑞兆呈吾儿之师”。

多多巴巴补注:

师说知道为沈老师的评注,最近学作的这几首诗,都是先自己根据意境作了个初样,发给沈老师,他帮助我纠正,尤其是句子的押韵。我对他的一个评说印象非常深。他说:“写诗要有图画感,身临其境,此境可造可梦。”我是一个初学者,这几首拙作,他的纠正和评注使诗歌添色不少,甚为感激。


关注沈老师多多和多多巴巴多多艺美,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u/36384048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84852-863461.html

上一篇:瑞士行之六: 感恩Peter & Gaby
下一篇:大雪录感
收藏 IP: 121.232.2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