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研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规范科研行为、提升创新能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片面地“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科研评价首先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创新发展激发动力。创新是科研评价改革的根本前提,关注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
一是优化分类评价指标。面对量大面广、类型多样的科研评价对象,我们再用一把尺子量天下已不合时宜。为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突出“创新质量、实际贡献”的价值导向,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项目的特点,构建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关注科研工作的普遍性要求,也要关注各类研究项目的特点,重点突出,各有侧重,为科研评价精准定位提供服务。
二是探索多维评价方法。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单一的量化评价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科学研究的真实水平。这就需要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提高评价的可靠性。
三是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科研评价的意义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在评价结果呈现方面,应对评价的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项诊断,既要肯定参评单位科研优势和特色,也要明确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改进、督导的工作机制,科学指导参评单位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科研工作,充分发挥评价的应有价值。
第二,协调发展优化要素。协调是科研评价改革的内在要求,关注的是要素之间的平衡问题。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加注重公平,实现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正确处理好科研评价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研评价工作重心由数量转向质量。淡化数量指标并非否定数量指标的作用,而是强调不要唯数量指标,而应根据不同的科研类型合理分配权重。
二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我们既要考虑研究成果形式的独特性,也要注重研究成果内容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把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
三是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在开展科研评价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速度快慢作为评价科研成效的主要标准,而是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项目类型、任务要求,以及科研项目的紧急程度、难易程度、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察,最终确定合理的评价周期,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三,绿色发展规范行为。绿色是科研评价改革的必要条件,关注的是诚信规范问题。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科研评价,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诚信建设,规范评价程序、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要加强诚信建设。科研评价应将诚信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学术过程实施监测,建立个人科研诚信档案,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引导科研人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要规范评价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程序是开展科研评价的重要保障。对于操作性还不强的评价程序,我们要积极研究探索,通过调查、积累数据等方式,逐步调整完善评价答辩、回避、公示、反馈、申诉、举报等程序,确保评价活动规范有序。
三要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同行评议旨在关注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对于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随机、回避、轮换为基本原则的专家遴选制度,推行匿名评审和署名评价,完善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和问责制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
第四,开放发展拓展资源。开放是科研评价改革的必由之路,关注的是内外联动问题。
一要构建内部资源开放平台。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着力加强评价数据、评价信息、评价结果统筹协调,克服各领域、各方面、各部门科研评价活动中存在的信息分散、封闭、重复等现象,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二要构建外部评价互动机制。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拓展与国外科研评价机构合作研究,建立海外同行专家引入机制,形成包含互访互派、合作评价、资源共享等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发展模式,学习借鉴国外评价先进经验做法,切实提升我国科研评价水平。
第五,共享发展呈现成效。共享是科研评价改革的本质要求,关注的是科研成果应用问题。
树立共享理念,就是坚持科学研究为了人民幸福、为了国家强盛、科研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受到科研成果带来的幸福感。开展科研评价改革旨在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引领科研人员把科学研究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推动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基础研究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主要领域,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提供重要服务。应用研究需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把一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福祉水平,真正体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丰富内涵。
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我们要把科研评价的理念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实现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科研评价目标。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邱均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评价中心主任王珊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31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