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氧气是怎么被发现的

已有 7982 次阅读 2014-8-8 22:3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氧气是怎么被发现的

 

氧,英文为OXYGEN,源自oxys和gen,意为“酸的形成”,是世界上分布最普遍的元素。地球上所有物质接近一半的成分是氧,空气21%的体积是氧气,构成人体的约有三分之二是氧,这种气体为动物所吸收,却由植物还给大气,形成循环。

氧气的发现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史。18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等人提出“燃素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来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间去了。这样一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

后来,人们发现炼铁时燃烧过的铁块的质量不是减轻,而是增加了,锡、汞等燃烧后,也都比原先重。为什么“燃素”跑掉后,物质反而会增加呢?这冲击着“燃素理论”。再到后来,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金属的冶炼和煅烧在生产实践中给化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燃素理论”受到了挑战。

1771~1772年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加热红色的氧化汞、黑色的氧化锰、硝石等时制得了氧气,把燃着的蜡烛放在这个气体中,火烧得更加明亮,他把这个气体称为“火空气”。他还将磷、硫化钾等放置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的水面上燃烧,经过一段时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了1/5高度;接着,舍勒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用过了的”空气里去,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他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他认为空气是由这两种彼此不同的成分组成的。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在用一个直径达一英尺的聚光透镜加热密闭在玻璃罩内的氧化汞时得到了氧气,他发现物质在这种气体里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强烈,他称这种气体为“脱去燃素的空气”。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他们墨守陈旧的燃素学说,并没有意识到发现了氧气。

1774年,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硫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质量会增加而空气减少的问题时,大量的实验事实使他对燃素理论产生了极大怀疑,正在此时普利斯特里来到巴黎,把他的实验情况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立刻意识到他的英国同事的实验的重要性。

拉瓦锡马上重复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果真得到了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他确定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的元素。1775年4月拉瓦锡向法国巴黎科学院提出报告,报告了金属在煅烧时与之相化合并增加其重量的物质的性质,同时公布了氧的发现,并说这种气体几乎是同时被普利斯特里、舍勒和他自己发现的。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提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已经找出了氧气,但他们不免为现有燃素范畴所束缚。这种本来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观点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没有在他们手中结下果实……拉瓦锡依据这个新的事实研究了整个燃素化学,方才发现这种新的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学元素……照拉瓦锡后来主张,他和其他两位学者是同时并且相互独立地发现氧气。虽然事实不是如此,但同其他两位比较起来,他仍不失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

正是拉瓦锡的实验和结论,使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正确地认识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氧气对物质燃烧所起的作用,才击破了燃素学说,发现了氧。拉瓦锡一生虽然没有发明过什么新化合物和新化学反应,但他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他杰出的天才表现在他能看到旧理论的主要弱点,并能把有用的事实和更正确、更全面的新理论结合起来。

1777年,拉瓦锡命名该气体为Oxygen,是由希腊文oxus-(酸)和geinomai(源)组成,即“成酸的元素”的意思。它的化学符号为O。我国清末学者徐寿把这种气体称为“羊气”,后来为了统一,取了其中的“羊”字,因是气体,又加了部首“气”字头,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氧”字。(赵鲁)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6版 探索)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18175.html

上一篇:人类DNA仅8.2%有用?
下一篇:英博物馆拍卖文物引争议
收藏 IP: 111.197.221.*| 热度|

3 胡九龙 戴德昌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