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宇宙学研究须迎头赶上 |
■本报记者 郝俊
《中国科学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宇宙学似乎与天文学这门实验科学紧密相关,然而公众耳熟能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又是一项纯粹的科学猜想。那么宇宙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夏俊卿:早期的宇宙学,其实没有涉及太多的实验和观测,很多时候纯粹是通过理论假设推导而来。1992年,美国的COBE卫星最先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温度涨落各向异性。1998年,超新星宇宙学计划以及高红移超新星搜寻计划,通过la型超新星的发现确认宇宙加速膨胀,并且由此提出了宇宙常数并非为零的直接证据。这两项成就分别获得了2006年和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极大地推动宇宙学的发展,由此步入了精确宇宙学的时代。
此后,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SDSS)和普朗克(Planck)探测器等一系列大型高精度的探测实验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测精度。因此,今天的宇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实验的科学。
《中国科学报》:在这些实验观测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宇宙学的各种理论如何发展?
夏俊卿:其实很多物理学都是从理论猜测开始的,然而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无论怎样的宇宙学理论都不能去凭空任意发挥了。脱离了观测的宇宙学理论,仅仅停留于猜测而已,它最终必须与观测结果相吻合。
对于宇宙学的主流观点而言,暴涨理论模型非常清晰、简单,它能用尽量少的变量,去解释并吻合现有观测。所以,此次原初引力波的观测结果如果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暴涨理论和相关研究很可能也会拿大奖。
《中国科学报》:与国外的宇宙学研究相比,国内目前存在哪些差距?
夏俊卿: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自己的实验技术,很多研究数据的确还要受制于人。对于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国内主要也还是集中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方面,所以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方面,我们国家的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现在,我们正在努力赶上,但是还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积累。
《中国科学报》 (2014-05-30 第9版 人物周刊)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