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喜力:来中国圆科学梦

已有 2468 次阅读 2014-5-23 10:4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喜力:来中国圆科学梦


 

■本报记者 张晶晶

作为法国大使馆的气候专家,喜力的主要工作是发展中法之间关于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

说到“喜力”两个字,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全球四大啤酒品牌之一的Heineken啤酒的中文名。有人会用一个世界著名品牌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吗?

法国人Cyril Cassisa选择了这么做,九年前初到中国的他,在汉语课堂上苦思冥想要找出一个和自己名字的法语发音类似的汉语词,来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字。

“喜力怎么样?”和蔼可亲的汉语老师问他。

“很好啊,读起来很简单而且跟我的法语名字听起来很像。”Cyril很开心。

现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的喜力,正在所长张希良的指导下从事碳市场与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研究工作。他同时还是法国大使馆的气候专家以及非政府公益组织“心”发展协会的主席。

“在中国我几乎可以做到所有我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工作。”尽管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一点担忧,喜力依然把家安在了北京。

蒙彼利埃的少年

喜力出生在法国著名的“阳光之城”蒙彼利埃。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城市,毗邻地中海,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使得它鲜少冰雪,是著名的避寒圣地。在照耀蒙彼利埃的温暖阳光下,少年喜力萌生了对于科学最初的热爱。

“我的爷爷是一名科学老师,我们一见面就会谈论科学,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喜力说并没有什么偶像之类的人在困惑时为自己指引方向,但祖父确实是自己走向科研道路的启蒙老师。

“我很感激家人能够支持我的决定,并且积极给出他们的建议。”

读书的时候,喜力每次都能够在数学和物理考试中拿到高分。他开始梦想着和祖父一样成为一名老师,“一名数学老师”。

但显然他对于未知的好奇超过了授道解惑的向往,读大学的时候,喜力将自己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为做一名科学家,决心付出所有努力,在科研道路上取得自己的成就。

“除了一年的美国交换留学经历之外,我所有的求学都在法国国内。取得硕士学位之后,我决定前往一个亚洲国家应用自己提出的理论。”他得到一个在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简称LIAMA)工作的机会,“是一个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主管的项目,主要是进行遥感方面的研究”。

完全陌生的国度似乎并不是问题,喜力决定接受这个邀请,“尽管我当时对于中国一无所知”。

“快速发展的中国提供了机会”

阅读、观赏科学以及科幻作品是喜力打发闲暇时间的首选,其中1984年由美国导演林奇拍摄的《沙丘》是他的最爱,这同时也包括该片原作、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科幻小说。尽管《沙丘》一片票房不佳,但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场景安排,都忠实体现了原著风格。而这也许正好符合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喜力“严谨”的胃口。

古老而又陌生的中国文化对于法国人喜力来说正犹如《沙丘》中那遥远而又陌生的Arrakis星球。与Arrakis星球类似,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的中国,慢慢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圆梦之地。

“我开始认识到中国在21世纪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在这里学习汉语,有很多时间和中国人一起工作和生活,这让我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回忆。”喜力已经不记得自己2005年初到中国时结交的第一位中国朋友是谁,但是他准确指出了自己的中国之旅中结交的最重要的中国人——他曾经的好友、现在的妻子。

在中国,喜力完成了自己博士阶段关于中法国际环境问题的论文,他甚至实现了自己还是学生时的那个成为老师的理想——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上课。成为“心”发展协会主席也让他倍感兴奋,这个关注水环境及安全问题的小小NGO,正努力吸纳更多的中国学生在其中从事实践工作。他在清华大学得到了一份工作,担任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市场与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研究。2012年9月开始,喜力开始担任法国大使馆的气候专家,主要工作是发展中法之间关于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

“快速发展的中国提供了许多机会。”喜力说,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从诸多活跃的研究团体中可窥见一斑,“政府和企业都在支持科研工作者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与中国一流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清华、北航以及中科院,更是让他对中国科研队伍规模之大以及新世代中国科学家广博的知识体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益于此,喜力“在过去9年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许多高效的、非工作上的联系”。

成功与幸福的定义

繁忙的工作几乎占据了喜力的全部时间,“傍晚甚至深夜也要工作几个小时”。但他还是努力尝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家人相处。

喜力将成功定义为“能够在我们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能够做,能够承诺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一个快乐的未来”。他说自己正努力地走在实现成功的路上,希望未来能够在一个富庶的城市找到工作,为自己的孩子在成人之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能会是小一些的城市,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干净的环境,有蓝天、碧河和森林。”如果故乡蒙彼利埃有好的工作机会的话,喜力“也很愿意回到那儿”。

喜力说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是女儿Adèle的出生。“幸福是享受你生活中大部分事物的能力。要有一个完全幸福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你可以努力最大化幸福时刻的数目和时间。”在喜力看来,不管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在努力地通过职业和金钱实现自己的幸福。

“但法国人的强度小很多。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从少一点工作和经济目标、多一点与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一起生活人的相处中获得幸福。我想我们会从这两种模式中获取平衡。”

在法国大使馆以及清华大学的支持下,“心”发展协会拍摄了一系列环保相关的纪录片。喜力和同事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的问题。

“纪录片拍摄背后的一系列专业问题和答案,与回答纪录片中的问题一样重要。”这些纪录片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放映,喜力说自己非常希望未来能够让中国学生也参与其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东西。

《中国科学报》 (2014-05-23 第11版    学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96970.html

上一篇:“濒危物种”守望者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微信热门推荐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