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礼炮”,空间站技术的飞跃

已有 2287 次阅读 2014-4-20 23:4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礼炮”,空间站技术的飞跃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前苏联在同美国竞争登月失败后,决定全力以赴发展空间站计划。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此载人太空飞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总长约12.5米,最大直径4米,总重约18.5吨。它在约200多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站上装有各种试验设备,照像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与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组成居住舱,容积100立方米,可住6名宇航员。“礼炮1号”空间站在太空运行6个月,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每艘飞船各载3名宇航员,共在空间站上停留26天。“礼炮1号”完成使命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
 
前苏联一共发射了7座礼炮号空间站。“礼炮2号”至“礼炮5号”属于第一代空间站,它们只有一个对接口,可与“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因此站上携带的食品、氧气、燃料等储备有限,在太空寿命都不很长。
 
第二代“礼炮6号”及“礼炮7号”空间站经过改进,对接口增加到两个,除对接联盟号载人飞船外,还可与进步号货运飞船对接,用以补给宇航员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这两座空间站要解决的问题除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外,另两项重大的变化是长寿命和扩展应用领域。
 
第一代礼炮号空间站的工作寿命是由姿态控制推力器所携带的推进剂量而决定的。为了延长礼炮号空间站的工作寿命,苏联对第二代礼炮号空间站的发动机系统和推进剂供应系统作了重大改进。不论是主发动机,还是姿态控制推力器,都使用相同的燃烧剂和氧化剂,并由相同的推进剂箱供应。
 
第二代礼炮号空间站的一些系统比第一代也有了改进。第二代礼炮号空间站的温度调节和姿态控制系统安装在空间站的末端。使用了带有陀螺仪的卡斯卡德(KASKAD)系统,可以准确地确定出相对于地球的方位。同时,通过能够测量“离子风”流动的离子传感器,可确定出空间站的飞行方向。第二代礼炮号空间站上的“德尔塔”导航系统采用了礼炮2M型星载计算机,可以连续地读出无线电高度计,径向速度计和太阳传感器中的参数,从而预报出24小时的空间站位置,并能自动确定飞行轨道参数,控制通讯时间。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在礼炮号2M计算机内长期贮存,也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或用电传机打印出来。这套导航系统的精度为:地面坐标误差2~3公里,高度误差为几百米。
 
“礼炮6号”1977年9月29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送入轨道。“礼炮6号”在轨运行共达58个月。在宇航员进站工作期间,完成了大量科学观测、地球资源观测、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和技术实验。更具有应用意义的工作则是进行了大量半导体、晶体生长实验和用结晶炉及合金炉进行了金属冶炼实验。宇航员还首次熔化了玻璃,这项工作对于制造高性能的光导纤维有重大意义。
 
1982年4月19日,“礼炮7号”空间站发射入轨道。5月13日,“联盟T-5号”飞船载宇航员别列祖瓦和列别多夫进入轨道并于14日与“礼炮7号”对接成功,开始了新空间站的运行和使用。它在运行期间,创造了许多纪录。宇航员基茨姆、索洛维耶夫和阿特科夫创造了在轨时间的新纪录237天。宇航员进行了6次舱外活动,累计时间近23小时。宇航员共进行了涉及各个方面的120多项实验,拍摄了1万张地球和太空照片,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科学宝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4-04-18 第16版    探索)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腾讯微博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86913.html

上一篇:猫头鹰的飞行轨迹
下一篇:中国互联网:20岁的成长与烦恼
收藏 IP: 122.198.132.*| 热度|

1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