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中澳自然基金评审:团队成员优缺点 精选

已有 10486 次阅读 2016-5-3 14: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澳自然基金评审:团队成员优缺点

喻海良,2016-5-3

最近两天,先后被邀请为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AustralianResearch Council)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网络评审。虽然,目前尚没有写出基金的具体建议,但是,对这些本子已经都粗看了第一遍。在看这些基金本子的时候,发现中澳基金在人员部分差别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双方都有各自的优点,也似乎都有各自的缺点。

下面先说说中澳双方人员特点:

1)澳洲基金申请书中人员组成非常少,基本上都在2-4个人之间。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人员组成非常庞大,看到一个青年基金,申请人达到8个人。似乎从教授到硕士生,各个阶段都不缺人。

2)澳洲基金申请书中,会让每一位参与的申请人均写出自己对这个领域的贡献,篇幅感觉还是很长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没有申请人对申请课题研究领域贡献的说明。看了几份申请书,有的教授为了支持新引进的讲师,挂名到他们的基金申请书中,但是,仔细查看他们之前的发表记录,和申请的课题毫不相干。

3)澳洲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会挑选出10篇代表性著作,并指出自己的学术贡献。中国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会列出自己的代表作,但是,对代表作中的学术贡献没有进行说明。

4)澳洲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似乎会列出所有年头的论文,有些列出100多篇,甚至200篇。中国基金申请书中,只列出近5年的研究成果。也因此,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一些。

5)澳洲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需要把与申请课题相关的论文标出来。确实,他们列出的论文太多了。中国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不需要标出与申请课题相关的前期论文情况。

6)澳洲基金申请人中,申请人只需要按年头列出所有论文即可,无轮第几作者都可以。然而中国基金申请书中,申请人要按照第一作者、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会议论文等分别归类列出。

澳方基金申请书优点与缺点:

澳方基金的优点是突出申请人对研究领域的深入、持续性研究。也因此,他们特别突出申请人对课题申请领域的个人贡献。缺点是对年轻人申请基金非常不利,因为,年轻人的研究积累无法与中老年教授相提并论。也因此,我在澳洲这几年观察,澳洲自然基金基本上都被几个大的课题组负责人瓜分。这对于年轻人员成长极为不利。

中方基金申请书优点与缺点:

中方基金的优点是突出近5年的研究积累,这使得任何人不过过去如何,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近5年的工作,随时都可能“翻身”获得资助。这对于年轻人员来说,或许更加有利。特别是基金申请人中,需要按照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方式列出,这样显然年轻人更有优势。缺点是人员组成有凑数的嫌疑。如上面提到的,教授加入青年基金的申请团队,但是,其从事的领域与课题内容完全不搭边。

最后一点,基金申请书是否应该突出研究基础,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可能有人突然发现一个新的金矿,虽然他之前没有在这里挖矿,但是如果得到资助了,他可能会挖到好矿。另一方面,即使他发现一个新的金矿,但是,由于没有挖矿经验,几年过去了,他挖到的还只是表面的土而已。这一点,或许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974559.html

上一篇:“博士后创新人才”该不该限在31岁以下
下一篇:准备下个礼拜递交辞职信,百感交集
收藏 IP: 203.10.91.*| 热度|

10 张江敏 徐义贤 刘刚 王毅翔 毛秀光 韦四江 韦玉程 ghzhou5676 fumingxu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