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国做博后,不只是一年以上留学经历
喻海良,字之亮,2016-11-13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论文编辑、科学网
科学网上经常有朋友留言问我关于出国做博士后的事情,个人觉得出国做博士后,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很多时候确实能够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出国做博士后的人员都得到快速的提升。在这里,写一点自己的看法,或许对大家有用。
出国做博士后第一选择:各类奖学金性质的博士后岗位。在中国有一个“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这类博士后人员不只是自己的待遇相对于其他博士后人员而言会高很多,而且还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科研启动经费,虽然身份是“博士后”,但实质工作已经类似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人员。这样的岗位,在西方国家是非常多的。在德国有洪堡学者岗位、在日本有JSPS岗位、在欧盟有一个Global Fellowships,在澳大利亚有DECRA岗位,在美国国家实验室,都有一些相似的头衔性质的博士后岗位。对于这些岗位,相对而言都是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且已经形成很好的“品牌效应”。也因此,在申请这类博士后岗位的时候,不需要看高校排名,直接用这些“品牌”寻找更好的岗位是相对容易很多的。比如,洪堡学者,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几乎没有人会问在德国哪一所大学或者研究所做研究。
出国做博士后第二选择:名校的博士后岗位。如果申请不到其它国家政府提供的博士后奖学金,第二选择就应该挑选“顶级名校”博士后岗位,这是我这几年的真实感受。确实,这几年我发现国内招聘有些“误入歧途”,过于追求顶级名校的人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事实确实存在,当你在找博士后的时候,挑选一流名校博士后还是非常好的机会。前些天写过一篇博文,介绍斯坦福大学某教授的博士后数量惊人。从这些人的选择就可以看出,名校确实是有吸引力的。至于哪些大学是顶级名校,个人觉得在美国前25名大学,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前几名大学都还是很不错的。当然,现在QS已经把清华大学排到了世界第25的位置,其它高校排名也是逐渐拉高,过些年国内高校认可的“顶级名校”数量应该是逐年减少的。
出国做博士后第三选择:一流导师提供的岗位。记得很早以前有人说过,本科生读书选择名校,博士生读书选择年轻老师,博士后则选择一流名师。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没有机会进入顶级名校做博士后,那就选择顶级名师做博士后导师吧,这样前景或许也不差。我自己在出国前,也有机会去做一个洪堡学者,也有机会去世界前50名大学做一个博士后,但是,我最后来到了卧龙岗大学。当然,我当时的岗位是Vice-Chancellor’s Research Fellowship,是卧龙岗大学自己提供的奖学金,但确实还不是国家级的奖学金,虽然难度非常大,但影响力还是有限。但是,我的合作导师在业内名气还是不错的,他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现在也是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的专家委员会成员,算是我们领域的顶级学者了。跟着领域内一流导师的缺点是名气远远没有前面两者大。确实,这世界院士太多了,影响力只是在他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但是,现在国内做什么评审都是“大圈子”,所以,不了解、不认识的人,可能就以为你自己实力不行了。
出国做博士后第四选择:一流课题提供的岗位。在国外,绝大部分课题其实也都是非常小的,有很多项目,几万、几十万都是可能的。比如今年Cheng和我获得的ARC DP,一共只有30万。对于经费较小的课题,持续性是很难保证的。相对而言,如果有机会去参加一些大的课题,机会还是会好很多的。比如,我在卧龙岗大学作为志愿者参与的一个CRC课题,一共持续资助10年。如果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大型课题中,至少可以保证数年内都有课题资助。当然,澳大利亚CRC基金的缺点是做的学术成绩相对而言要少很多,确实,大家更关注实际应用。我在卧龙岗大学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写,所有简历里面都不知道怎样把这样的事情放到简历里面。当然,所幸的是我除了这方面的工作,自己还主打一些其它研究,成绩还不错。记得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进大平台,做大贡献。
……
出国几年,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能马虎对待。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职工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验,但是不代表留学了就能够做出好的成绩。这些年,找一个博士后岗位确实不是难事,但是,出国了,就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而我个人认为,从一个人长期发展考虑,一定要慎重选择。如果上面能够做到上面四种组合合体,那绝对是最为完美。如果能够做到两个或者三个合体,也会是不错的。如果上述几条,一条都不能符合,那就需要思考再思考。
前些天收到某博士给我写信询问博士后事宜,结果把我的名字写成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名字,虽然里面的课题和我相关,但是让我感觉很不爽,直接拉入了垃圾邮箱名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