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跃进”是咋回事儿,其实咱中国人最有切身体会。50多年前搞过一回,轰轰烈烈的样子,但过后马上就是“困难时期”。现如今,“大跃进”这个词算是基本“臭了街”,很少有人再拿它当口号来说了,要说“换汤不换药”的、具有类似实质内容的话,也应该是“跨越式发展”啥的,或者整两句神马“化”(例如产业化)伍的。想当年的那次“大跃进”早已过去了N久,曾因之而“一张一弛”的肚皮现在也装满了油水儿,但“大跃进”的思维方式还在,并且似乎以后也还能继续存在许多年。
回到本文的标题,“大跃进”相信“科技”吗?按说“大跃进”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本无所谓信与不信,更不存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说法。但如果我们追问一句靠啥“大跃进”?或者凭啥“大跃进”?我敢说,议论或者争论半天的结论,很可能是“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俺们可以“大跃进”的水平,甚至到了我们必须“大跃进”的阶段,不“跃进”就会落后云云。所以说,相信“大跃进”的人,无论是谁,最后很可能是相信科技进步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那些便利、机会和好处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跃进”相信“科技”,至少相信根据科技做出的某些非常非常乐观的预期。为了达到这个预期或者说实现希望,大家会在某一段时间里,在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动员下,很给力地投上人力物力财力体力精力等等一切,去狠拼猛干一段时间,就可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以往正常的进度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进步,在数量上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剧增。这种数量的剧增,可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甚至人就放在那里,也可能是些孔洞虚浮的数字。其实不管是哪种,倘若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都不能保证对社会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如果生产了太多的产品堆积在那里,却一时间无法消费掉,会造成浪费,与此同时,还会由于没有必要的产出和效益,造成一个事业无法持续发展。如果培养了过多的人却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提供给他们,也会造成不安定因素。如果是浮夸的数字,那更会严重地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以至于可能因之导致更大的灾难。
然而,如果真的十分相信科学、严格地依赖技术,或者说虔诚地尊重客观规律,很多“大跃进”或许压根就搞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跃进”又是未必是真正相信“科技”的,最多只是很急切地希望尽量利用“科技”,包括科技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威力和潜力,科技的成果,还有科技能带给人的信心和期待。
其实“大跃进”和“科技”注定不能长久地“合拍”。依靠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科技积累,固然能够成就一个很短时间内的“大跃进”;然而正是由于科技本来就“不相信大跃进”,因而科技发展其实也不可能长期采取大跃进的模式,科技也就无法为希望持续的时间长久些的“大跃进”提供持久的动力或者依托。话说回来了,科技是要立足客观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步伐发展的,而“大跃进”却能够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突然爆发,此时,科技内在的客观规律可能被视为制约大跃进的“拦路虎”。所以,让它们俩持久地保持“互信”,似乎很难。
参考:
【1】刘洋:科技不相信大跃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588169&cid=192055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