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四年过去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时间理论上还有一年。现在正是找工作的季节,组里的几个师弟师妹现在都在忙着补一些面试相关的知识,我也在关注一些工作的情况。
但是摆在自己面前的路真得很狭窄,观察我们教研室历来师兄师姐们的归宿有大概三个去处:大部分去了高校,一部分去了研究所,小部分去了公司。为啥大都选择去高校和研究所,在我看来是去公司实在是太尴尬了。中国不像美国如IBM,Intel等IT公司都有自己的基础研发部门。所以读在美利坚的我们专业方向博士大都去了那,那里有你可以发挥的地方,有你做科研的平台。国内和我专业相关的公司比较正规的有中兴和华为了。可是中兴和华为又会投入多少精力去搞一些基础研究,我个人认为他们虽然现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在上升,但是是靠的是价格战。真正制定行业的标准,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还是爱立信,贝尔等公司。所以博士去了那,搞的预研也不知道是搞的什么东西了。去公司还有一个让我尴尬的地方就是,两年前我研究生同学许多都在哪里面做研发,我到那里薪水还比他们低,心理很不平衡。
然后就是研究所,我学的专业是很好很适合去研究所,但是我的研究方向实在是太土了。跟研究所的期望值相差很远,它们是希望有工程项目经验,可以到所里一下撑起一片摊子的人,我自认为缺乏这个实力,因为我一直在做基础研究和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最后就剩高校,现在是海归的时代,回来职称也有基金也很快拿到。国内博士如果从头做起没有靠山真得很难,即使你实力不一般。大家都清楚国内的基金评审的过程,主观因素太多,没有大树就乘不到凉。还有就是高校那点工资真得应验了搞科研穷三代的说法。
BTW:也面试了一家事业单位,单位的主管在面试的过程中基本没有谈到技术问题,最后来了一句人都要了作为人才储备。这句话说的很好,下面一句话我听了就出汗了。“科研做的好,闷着头做事不一定能拿到钱,要会交际,要能喝酒。。。”
希望2011-2012实现:顺利毕业,找一个不尴尬的职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631-489726.html
上一篇:
记录我的第一篇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的修改经历下一篇:
宝宝起名字-欢迎各位科学网大侠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