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利 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l3459 疫苗接种、狂犬病、新冠病毒的科普 公众号 博士书房 kqbym2020;网站:疫苗网/vaccine.vip

博文

193 COVID-19大流行期间母婴分离的风险

已有 1754 次阅读 2021-6-7 19:37 |个人分类:XG|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新近研究表明,COVID-19大流行疫情严重影响了对幼小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导致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 

发表在《柳叶刀临床医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强调,确保新生儿出生后与父母保持密切接触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出生时过小(低出生体重)或过早(早产)的婴儿。然而,在许多国家,如果母亲确诊或疑似感染COVID-19,通常会将新生儿与母亲分离,使他们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或终身的并发症。 在早产和婴儿死亡人数最多的最贫穷国家,情况尤其如此。根据该报告,中断袋鼠妈妈护理法,包括父母(通常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密切接触,势必将加剧此类风险。 

袋鼠妈妈护理法的全面覆盖可以挽救多达12.5万名婴儿的生命。对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婴儿,袋鼠妈妈式护理(早期、长时间与父母的肌肤接触和纯母乳喂养)极其重要。在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婴儿中,袋鼠妈妈护理法已被证明可将婴儿死亡率降低40%,体温过低率降低70%以上,严重感染率降低65% 

COVID-19疫情期间,基本卫生服务的中断严重影响了向一些最虚弱婴儿所提供护理的质量,这包括他们与父母进行必要接触的权利,而此类接触是可以拯救生命的世卫组织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卫生以及老龄化司司长Anshu Banerjee博士说。除非我们立即采取行动,保护和改善母婴护理服务的质量,扩大袋鼠妈妈护理法等救生干预措施的覆盖面,否则数十年来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的进展将毁于一旦 

世卫组织建议,母亲从出生起就应持续与婴儿共处一室,进行母乳喂养,保持肌肤接触,即使在怀疑或确诊COVID-19感染的情况下,并应得到支持,以确保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措施。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马拉维卫生部卫生司司长Queen Dube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以确保全球的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在这些关键的早期阶段,需要让母亲和婴儿呆在一起,特别是过小或过早出生的婴儿而言。袋鼠妈妈护理法是我们保护过小和患病新生儿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据我们的分析,这些风险远远大于小概率的新生儿COVID-19严重感染 她还说:袋鼠妈妈护理法是提高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婴儿生存率的最佳干预措施,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 

有证据表明,对袋鼠妈妈护理法的干扰可能已经普遍存在,这不免令人担忧。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对来自17个国家的20个临床指南进行的系统审查发现,三分之一的指南建议,如果母亲患有或疑似感染COVID-19,应将母婴分离。《英国医学杂志(BMJ)全球健康》发表的一篇相关文章表明,在对62个国家成千上万名新生儿保健提供者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卫生工作者报告说,他们不允许确诊或疑似感染COVID-19的母亲与婴儿进行日常的肌肤接触,近四分之一的人不允许母乳喂养,即使喂养者未受感染。 

一些研究报告称,受感染的新生儿基本上没有COVID-19症状或症状轻微,死亡风险较低。这项新的研究估计,新生儿感染COVID-19的风险将导致不足2000人死亡。 

然而,怀孕期间的感染可能会导致早产风险增加,这意味着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确保给予早产儿及其父母正确的照护更加重要。 

根据最近的估计,每年有1500万名婴儿早产(37周之前),2100万名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5公斤以下)。这些婴儿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包括残疾、发育迟缓和感染,而与早产相关的并发症是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https://www.who.int/news/item/16-03-2021-new-research-highlights-risks-of-separating-newborns-from-mothers-during-covid-19-pandemi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47-1290145.html

上一篇:[转载]188 新冠疫苗真相来了,辟谣!!
下一篇:[转载]194 《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发布
收藏 IP: 59.68.6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