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在科学馆(COSI)做实验 精选

已有 4998 次阅读 2011-1-10 10:47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教育, 科普, 育儿

每次去科学馆都会看到不同的亮点,周六再去科学馆,体验了几个实验活动。

组装电脑:

进入实验区域,没戴眼镜的大人和小孩各发了一个保护性的眼镜。今天的实验是拆电脑,每个桌子上都放了台废弃的电脑,发一套工具让大家随便拆卸。很小 的小孩就纯粹拧螺丝玩了,大一点的应该可以弄懂电脑各个组成部分了。没想到小孩玩这个还得要戴眼镜,避免螺丝蹦到小孩眼睛里去。

拆了一阵子,又玩了一会儿场外的激光反射、人力发电、电磁炮等动手活动,剧场的科普表演开始了。

剧场布置得非常儿童化,主持人非常幽默,中间是个旋转舞台。以前在这个剧场看过两次科普表演,但今天还是看到了有很多新东西。

肥皂泡一样的雾气:

干冰:我知道干冰经常用来制造云雾效果,也实地看到一些表演中干冰的雾气。但总以为干冰一定得放在专门的容器里,潜意识中还是把干冰想象成一接触常 温就瞬间汽化的。如今看到主持人手中拿着一大块雾气腾腾的干冰,才知道干冰为什么叫干冰。原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冰比起来,除了雾气很大之外没多大区别,甚 至可以用布包好用榔头砸成小块。主持人将干冰放入盛着液体的玻璃容器,于是整个容器笼罩在蒸腾的雾气中,接下来灯光变暗,只有玻璃器皿泛着绿色的光,整个 氛围像大卫魔术,主持人用了根细线在玻璃容器口上刮了几下,容器上腾腾的雾气突然收拢成一个半球,就像硕大的肥皂泡一样,直到逐渐变大到破裂,重新云雾缭 绕。这个表演以前从来没见过,

香蕉锤子:

液氮,液氧。主持人从台下招了个小孩上去,拿出钉子和木板让小孩砸进去,小孩当然只能无奈地笑笑。没有工具当然不行,主持人拿出一个香蕉,香蕉怎么 做锤子?主持人又将香蕉一切二,戳起半截香蕉,像个锤子的形状了。随后放到存有液氮还是液氧的容器里,几分钟后就硬了。果然可以将钉子砸进去了。

接下来的表演大部分看过了,在倒有液氧的容器里投入燃烧的火柴,观察燃烧的变化。在汽水瓶中放入液氧,摇晃后观察瓶盖冲上屋顶。最后,表演在三声巨大的爆炸声中结束,尽管事先让我们把耳朵塞住,但还是整个人都被震住了,座椅也在打颤。

餐馆点菜一样做实验:

实验区域第二轮实验开始了,每个家庭做到自己的桌子旁,感觉像到餐馆聚餐,每个桌子备有洗手液、餐巾纸等。拿起菜单,上面列了各种实验名称,挑选好 想做的,向洋娃娃般的工作人员招手,于是工作人员像餐厅服务员一样拿来全套器材和说明书,照着做。做好了再招手,工作人员将器材收走换新的实验。

一开始没经验,挑的第一个实验名字很好听,但拿来后发现就是将饼干上的巧克力用工具剥离出来,分成几堆。让我想起国内有些餐厅菜的名字天花乱坠,但菜一段上来发现就是一个家常菜。这个实验对女儿来说太简单了,做几下就没劲了。

换一个,是写密信,大家蘸着密水画各种图案,几分钟干了以后就什么都看不出了,然后用玻璃水一喷,大块鲜艳的紫红色就出来了。尽管早就知道结果,但还是有惊喜的,尤其没想到色彩这么鲜艳。

再换一个,三个容器加水加食用色素,挑两个加上不同比例的盐,用勺子的柄作导引按照盐多到盐少的顺序加入试管,观察分层以及逐步的融合。应该有彩虹一样的效果的,可惜没观察到。

最后仓促的5分钟做了个小型的发射火箭的实验,倒入水,中间搁上苏打片一样的药片,盖好盖子,倒置,水和药片接触产生大量气体,瓶子就飞到天上去了。

四十五分钟一晃过去了,还有很多实验留待以后来做吧。

感想:

对小孩来说,科普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现在小孩的书大都已经做得像玩具,看书像是玩玩具、做游戏了。从好玩的角度看,只要有心,科学实验更容易设计出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

低廉的费用和不断变化的、有吸引力的内容对留住科普对象很重要。科普本身面前人人平等,尤其对于小孩,不分户籍和收入。这里的家庭年卡88美元(现 在涨到95美元了),大部分人都能承受,而且全世界300多个科学中心都可以免费出入。如果有孕妇或5岁以下小孩,而收入上单人月收入小于1670美元或 三口之家月收入低于2823美元,则不光有各种生活补助,COSI年卡也只要25美元。

此外这里的人普遍有闲有车,不像国内的大人小孩都忙忙碌碌又交通不便,这也为整个家庭带小孩参加科普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越是雨雪交加的季节,由于小孩无法参加户外活动,科学馆门口的车子就越多。

可惜没带相机,只手机拍一下拆电脑的场景:

IMG2121A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02880.html

上一篇:女儿语录:与女儿辩上帝
下一篇:美国的雪比中国的更干净吗?
收藏 IP: .*| 热度|

2 梁建华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