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三文鱼的洄游 精选

已有 29384 次阅读 2008-9-20 08:46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曾经答应过一个网友,要写一篇关于鱼的博文;现在兑现我的承诺。想了很久写什么鱼,最后到了中秋,是三文鱼洄游的时候,而三文鱼的洄游又是如此的震撼,所以就说说三文鱼。

    最早的三文鱼生活在现在加拿大哥伦比亚不列颠地区始新世(Eocene, 大约5千万年前),鱼长三十公分左右,种名是Eosalmo driftwoodensis, 是加拿大亚伯特大学Mark Wilson博士1977年发现并命名的 (1)。属名由两个拉丁文构成,Eos是拉丁文“黎明”的意思,中文有时译作“始”,而salmo是拉丁文三文鱼的意思。种名中driftwood是这个种的发现地名,而ensis是以地名为种名时一个物种名的约定拉丁文结尾。如果译成中文,这个化石鱼叫做“漂木始三文鱼”。我曾在亚伯特大学工作过一年,Wilson博士算是我的同事和老师。当然,顺便提一下亚伯特大学所在地Edmonton冬季的冰钓也是可以见到大鱼的。我不相信轮回,但我尊重人们对它的认识。那些5千万年前的化石三文鱼,是否记录了三文鱼轮回的开始?我不知道。




    现生的三文鱼(salmon)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加拿大、挪威、俄国和美国等地区)。它们在淡水河湖中孵化,生活一至数年后游向大海,成年后洄游到原栖息地产卵。大西洋的三文鱼(Salmo salar),常常会洄游两三次产卵。而太平洋的三文鱼有五个种(属名Oncorhynchus),它们都是产卵后就死亡。

    加拿大西海岸因为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是太平洋三文鱼生长洄游最为有名的区域。当地的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就已把三文鱼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并且靠三文鱼干和熏鱼得以度过漫漫长冬直到下一次三文鱼洄游季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Fraser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河,洄游量在高峰时每日可超过二百万尾,这还不算河口处人类大量捕捞的鱼群。

    三文鱼的洄游近乎不可思议。鱼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洄游几百或上千公里返回自己原出生栖息地。 从大洋一进入淡水域,三文鱼便停止进食,凭着身体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成群结队,用十几天的时间克服洄游路上种种艰难险阻,急流和险滩,甚至会有跳龙门一样的跳跃和冲撞。逆流而上的洄游路程十分的艰辛。有时三文鱼群几乎挤满了一些河段,河水如沸腾了一般,非常的壮观。很多的鱼不及到达栖息地而死在途中。而自然界中出现的意外,如山体垮塌阻塞洄游水道,更是会造成大量的鱼死亡。 这个过程也会因为人类活动,比如修建道路桥梁把碎石废土倾倒河中,使得河床抬高或阻塞, 或者因为气候原因产生枯水,形成鱼群洄流的新障碍,使得鱼群不得不做出额外的努力以便能够前行。一路上的逆水搏击, 三文鱼银白色的身体在洄游过程中变成猩红,据说这是因为用力过猛,崩裂了血管,殷红的鲜血浸透全身肌肤所致。到达产卵地后,它们还不能休息,要继续完成逆水洄游的最后辉煌—— 在那些它们生活过的清澈溪水的砂砾河床上,开始成双成对地挖坑产卵授精,鱼之间也会为了得到更好更安全的产卵地进行着激烈的争夺。产卵受精完毕之后,三文鱼精疲力竭,便静静地安眠在故乡溪水绿荫中,完成了它奇迹般的生命循环。河水中到处漂浮着死去的三文鱼,生命的替代过程就在这种悲壮中完成。一条雌性的三文鱼可以产三、四千枚卵,而孵化出来的鱼中也许只有两三条能完成这个生命的循环。

    百万年来,三文鱼周而复始地继续着自己从淡水到咸水,又从咸水到淡水奇迹般的生命循环。虽然它们比人类更早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但我们后来者今天把它们熏了蒸了烤了煮了或者生着吃,是弱肉强食的一种吧。人们常说黄鼠狼给鸡拜年,鳄鱼的眼泪,等等。但我们不知道黄鼠狼和鳄鱼看见我们吃三文鱼时是怎么想的。三文鱼在身强力壮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后代,经历了千辛万苦甚至不惜去死,我们除了叹息,还有什么可说的?   


水龙吟 - 感三文鱼洄游 - (陈湘明)

本生恬静清河,偏随流去追无际。
重洋浩荡,奇峰叠卷,红尘浪里。
惯看沉浮,任凭涨落,畅怀游弋。
把波涛弄了,风云会遍,方才悟,拼搏意。

纵倦浮生无怨,且洄游,故乡归未?
历经险阻,周身彤澈,逆水恒志。
衍罢生息,力竭还笑,魂安清水。
叹三文壮烈,一生执念,感苍穹泣。
























(所有图片来自网上)

1 Wilson M.V.H. 1977. Middle Eocene Freshwater fishes from British Columbia, Royal Ontario Museum, Life Sciences Contributions 113:1-61.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39679.html

上一篇:尖端仪器在什么地方?
下一篇:大海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10 刘用生 杨晓虹 武夷山 李小文 陈学雷 鲍得海 马昌凤 陈绥阳 王德华 small0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