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用佛教名词谈“教师”的境界

已有 5269 次阅读 2010-11-1 08:25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教师, 杂文, 罗汉, 菩萨, 善知识


我因为5岁孩子的缘故,今年接触了北京海淀区的一些家长们尝试建立一个培育型小学的过程,期间也接触了几位民间教育人士。结合自己多年修学中所接触的人和事,不妨用佛教名词,来谈谈“教师”的境界,也许,可以将来用在某位教师的寿辰讲话上,就像爱因斯坦在普朗克寿辰上的那次讲话一样。

从下往上谈吧,起点的称作“善知识”,这些人啊,或曰教师,心中已有正见,但是并不能自觉地应用于实际,不能结合于自身。很多理想包括一些不重要的技术,都能谈的很好,悟得出来,可是牵扯到关键技术上,牵扯到大智大慧大勇上,就做不到了,临到事头,往往因为自己心中的“小利”,而失却了勇敢,与理想的初衷背道而驰。

“善知识”之上,则是“罗汉”,罗汉是能行之人,敢想敢干,而且会干得非常出色,是真的出色。罗汉比起更高一级的“菩萨”,不足之处是,菩萨是善言善行,无有暇缺,可是罗汉呢,所行未必能让所有的人高兴,即使论起自身,也有可能是大善、大恶兼具。

我当年读书的时候,看到陈省身自传,他自言只做到了“罗汉”这一层,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在我看来,他至少应该是“菩萨”了,他如何这么自谦。现在年岁大上一轮多,有些感悟,觉得陈先生也许并非完全是自谦吧,其他几位顶级华人科学家,虽然没有自传的个人自我评估,但是估计也不离“罗汉”这一层。相比于陈省身先生,他们的某些个人恩怨之争,伤害到了中国学术的整体声誉,用大善、大恶兼具形容,可谓贴切。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华罗庚能算是菩萨么,他当年挺身回国,如此献身之举,是否属于“菩萨行”的级别,是否属于“善言善行”这一层,从我读到的听到的来看,庶几近乎!

数学高手们,在祖国贫穷积弱之时,挺身回国,行为“菩萨”,不回国,独善其身,能为“罗汉”。

菩萨之上,自然是“佛”,佛的原始定义是,觉悟之人,在我看来,应该多加几个字,即,能使别人觉悟的人,也就是说,佛是制造菩萨和罗汉们的老师。华先生的一位学生,邵品中当年讲座时介绍,所谓数学大师,是培养出(博主增注:世界级)顶级数学家的数学家,若能于贫穷积弱之母国,培养出一群世界级顶级数学家,当可称之为佛了吧,时也、命也,这点,华先生并未做到,参看王元先生写的《华罗庚传》,以此标准,日本数学家中,看来是有“佛”这一级别的。

“善知识”--->“罗汉”--->“菩萨”--->“佛”,是可以逐渐提升的,有时候只在顿悟的一刹那,毕竟都有相同的理想,都在修行的一条线上。这个提升过程,应该是非常痛苦的,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因为要大智大慧大勇,要舍弃个人私小之利。但是,从“善知识”起,他们这些“教师”们,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理想,这辈子做不到,下辈子继续修。

现在,要说说在“善知识”之下,甚至在“普通人”之下的“等而下之”之人,这种人,学问不见得低,也不会太高,钱不见得少,也不会太多。他们误入歧途,不再可能走上立心求志之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别人的要求,跟对自己真正的要求,完全是两码事,相差完全是两个方向。

这些“等而下之”的“教师”们,在谈起教育时,要求别人工作和贡献时,都是要讲究理想,要大家不要谈个人私利的,要想着法儿的把别人的权益剥夺的。但是,一当提起要他做点什么时,他谈的都是自己的私利,自己的个人情况和准入条件,大言不惭之态,让“善知识”都能羞愧不已。

可笑的是,有些家长们,竟然将一点希望,放在这种人身上,可见对教育的认识之低。

不怕“言‘利’清楚”之人(这一点上,我倒是很喜欢接触的西方人的做法),怕的就是这种“等而下之”之人(是中国文化么?),谈起自己时讲利,涉及别人时要求别人不要讲利,连普通人亦不如也。

尝试培育型教育的家长们,对于教育界人士,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亦要有所认识,大多数人跟你们一样,不过普通人而,能偶尔遇到一两个“善知识”,就已经很是不错了,应当善加护持。若是不幸,遇到“等而下之”之人,对人对己双重标准,赶紧远离为上策,什么样的老师将来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大致不离此义。

有感而发,展望将来,希望此篇的语言,将来有在国人庆寿之时应用之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379199.html

上一篇:国策:先上学后缴费,贷款靠学校
下一篇:南方科大的求贤策略选项:办公室vs年薪
收藏 IP: .*| 热度|

3 赫英 唐常杰 周华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