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书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YU

博文

联合国报告:促进清洁发展 拯救地球家园

已有 3609 次阅读 2009-9-28 08:5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联合国近日在北京发布了《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促进发展,拯救地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低排放、高增长战略进行投资这份报告是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

 

实现低排放高增长战略的挑战

报告呼吁,气候变化是关系到全人类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进展,国际社会应投入更多资金、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处于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发达国家必须投入比目前更多的资源,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

报告描述了大规模投资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帮助社区应对气候变化这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并呼吁针对发展和气候挑战做出更切实的综合政策响应。报告指出,只有在发展中国家维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各国才能积极参与解决气候挑战。这需要满足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预计在几十年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产量将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因此气候变化谈判者面临着一个问题,即贫困国家如何走低排放、高增长的发展道路。

目前确实存在能让发展中国家转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技术,包括低能耗建筑、抗旱作物新品种和更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等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十分昂贵,报告称这一转变需要在“战争年代之外少见的国际支持和团结的程度”

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比发达国家要严峻得多,且处于更为受限的环境中。经济增长仍是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缩小与富国家间巨大的收入差。在世界试图解决气候问题时冻结半个世纪或更长时期以来形成的全球的不平等程度,在经济,政治和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报告前言中表示,《概览》通过指出气候挑战与发展挑战之间的关联及遵循低排放、高增长的路线,为同时满足这两个挑战提供了推动力。

 

采取行动所需的成本

       报告援引数据表明,全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C,贫困国家的年均增长率下降2-3个百分点,而富国家的增长绩效不变。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仍比发展中国家67倍。

报告认为在有关气候争论中最受忽视的一个事实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与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大相径庭。后者拥有充足的甚至过多的可用能源服务和基础设施,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匮乏的基础设施满足基本的能源服务。全球尚有16亿到20亿人口无法用电,要使这部分人口获得能源服务,预计要在今后20年里每年耗资250亿美元。

工业化国家两百年来依靠碳拉动的经济增长是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自1950年以来,全球碳排放增长中有四分之三来自发达国家,尽管其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5%报告认为,富裕国家不能兑现消除贫困与转让足够的资源和技术等长期国际支助承诺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最大障碍。

报告打破常规,建议尽早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规模追加投资,每年至少投入世界生产总值的1%,即5000亿至6000亿美元。报告认为,当前双边和多边渠道承诺及预计能提供的投资严重不足。一半以上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将落在发展中国家头上,这些国家未来几十年的能源投资增长速度预计会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报告指出连履行当前援助承诺都有困难这一事实表明,针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融资活动需要发达国家采取更为坚决的行动,发挥领导作用,促进国际合作。但这也需要发展中国家将更多资源调配到清洁产业,走新型可持续增长路。

 

大规模投资推动可持续发展

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发达国家的市场解决方案,包括通过“限额与交易”机制及税收体制发展碳市场的方案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承认碳市场将继续扩大,但其速度和规模不足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打破在低排放发展道路上的资金限制。

报告指出大规模投资和积极的政策干预是发展中国家更好的选择。同样关键是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获得可观和有效的多边支持。

       推广清洁能源服务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报告认为这种转变将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前所未有的大社会和经济调整,实现这种转变必须建立“全球新政”,提高投资水平,将资源引导到低碳经济领域。

报告发布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张世刚主持,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代表维多利亚·塞奇托莱科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邹骥介绍了报告的主要成果。邹骥表示,发达国家应做出并履行充分严格的减排承诺,即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40%。发展中国家应加强能力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990-258325.html

上一篇:SEE·TNC生态奖揭晓
下一篇:探索基层环保的创新之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