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efloating 天平的常态是失衡,天平的理想是平衡,我摇摆着,追求...

博文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一些认识和几点建议 精选

已有 32468 次阅读 2014-8-30 22:54 |个人分类:把问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


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老师的关注、关心、开导、鼓励、支持、意见、建议……

也要郑重感谢科学网给了我一次做访谈嘉宾的机会(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93),虽然我是作为中枪者的身份加入的,更多的是提问学习,而不能像其他评审专家那样答疑解惑。但至少表明了科学网的一种导向,就是认可这样一种将自己的工作置于科研共同体下接受监督的举动,希望大家对改进目前的科研现状畅所欲言。

我为什么一再强调“将自己的工作置于科研共同体下接受监督”,是因为我感觉很多朋友认为我晒评审意见,是出于一时激愤对评审专家发泄不满,或者一时犯傻(我是坚持犯傻)觉得此举会有助于我获得基金资助。而其实我是知道的,晒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件很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晒评审意见更是一些聪明人不会去做的事情,正如很多人的常识认为,可能会得罪一些过去的评审专家,也可能会给未来的评审专家带来不好的印象。

况且,在很多时候,虽然我希望通过列出了自己之前系列博文的链接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但在很多常识和背景之下,同时自己的措辞也欠思虑,一些误解在所难免。

其实我对任何个体评审专家没有意见,我若是评审专家,也极大的可能给出类似的评价。

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存感激,而且印象最好。

我完全同意申请项目第一要务就是,做好自己,做强自己,认清自己,调整心态。

那么我为什么还坚持这样做呢?

这里万请原谅我拿出李小文老师的一段评论来解释自己,我本不敢挟以自重,更担不起浓墨重彩。

[71]李小文  2014-8-2511:26

因为天平mm晒本子时,就贡献了意见的,结果还是没中。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总之一句话,佩服博主的勇气,开创了一个很好、很有意义的先例。希望不要泄气,不要怕讥笑。屡败屡战,不管最后中与不中,反正在中国科考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我只是想说明,我本来第一要自我审视就是,我的举动对于科研界是不是件好事,会不会带坏风气,会不会助涨戾气。我可能做得不好,但我本意是好的,因为我一直相信“本来科研就是应该拿出来讨论的,学术上就是应该公开的嘛。”

[54]王汀  2014-8-2506:36

赞成把评审意见晒出来,1.评审者看看别的同行意见,找出自己不足;2.对于评审者形成压力,将敷衍塞责率降低;3.看博文的人也提供了参考;4.有益而无害,如果评审者都做到公平、公正、负责任的话,又何惧别人晒自己的评议?


而我第二要考虑的就是:对于自己是不是坏事呢?

其实我看得很开的,我觉得要做科研,就做真正的科研,否则不如纵情山水、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还不浪费纳税人的钱。当然我自认为我做的是真正的科研,但还需要在大家的公开讨论监督下,以防止自不量力。如果被论证值得资助,值得尝试,我自不敢懈怠;如果我不过是自以为真,不是啥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有人对我当头棒喝,那就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不浪费我的时间在错误的事情上,对我是件大好事。我又在意那些虚名浮利作甚呢?

所以我觉得公开讨论对己对人对国家都应该是好事,可以成为好事。

“让做正直的人成为每个聪明人最明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必须导向。”

-------------------------------

那么接下来的讨论首先基于一个假设“目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您认为此假设不成立,请跳到文章结尾直接评论。

如果您认为假设成立,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讨论(无论是暴戾的还是伤情的),总结一二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刚刚收到一个好消息:

[99]cloudyou  2014-8-30 20:04

好消息:基金委正在讨论引入rebuttal机制,6月中旬网评结束后,申请人将收到网评意见,对离谱网评意见进行反驳,时间为5天。所有网络评审专家都可以看到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反驳意见,由此修正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一过程6月底结束。7月中旬会评时由会议主审专家介绍情况,全体专家投票决定。


我觉得这个机制太好了,比我想的还好,我就不用说我的了。其实想在一个本子中解释清楚一个并不热门的工作或者比较奇特的思路并不容易,所以被误解有时既不是申请人的问题,也不是评审者的问题,问题就是没有交流沟通嘛,给了这样一种申诉机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好像工作量并不会加大很多的哦。

第二、关于“加大面上项目的资助范围,适当减小资助力度”的建议

想当初我刚刚做完青年基金,打算申请面上项目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现在国科金要涨钱了,我立刻很失望,我觉得钱一多,我们小学校更没戏了。其实大牛们都不缺钱,多几十万少几十万,他们工作都一样做,而我们可不一样,有就能做起来,没有就举步维艰啊。

很多人都提,你要真有本事,真有技术,没有纵向,也可以海阔天空,做横向去吧。谈何容易啊。比方说我的项目最该和油田结合,人家油田和北大清华科学院合作顺利成章,写报告写上和知名院校合作多少多少项,看着也好看。可人家要和潍坊学院合作,那需要多么相信你的技术才能抵得上人家怕招惹是非的顾虑啊?

当然我们也可以跟其它院校的人合作,我也一直在做。但是我最想做的我那一块儿呢,机会还没来呢?

所以我替我们省属院校的老师们说句话:真的,平台的问题真是问题,还请评审专家在其它方面相似的情况下,想到我们更不容易而支持一下。而不是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歧视我们而怀疑一下。

当然,改变别人的歧视最重要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所以,是否可以考虑kexuegzz的建议:“基金委把项目分成三等: 重点项目(200~300), 面上项目(80~100), 普通项目(40~50),所有项目执行期均为4年,”在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之间多一个过度呢?

第三、关于“关于负面意见必须具体明确”的建议

高山老师的建议:“你指出人家的思路或者技术没有创新性,必须给出文献,至少给出一篇文献,来说明这个思路或者技术几年前就做烂了。”

当然我也知道要求负面意见的具体证据有难度,难度在于很多人对这些领域并不了解,隔行如隔山,除了那些热门领域,作为大同行,只能凭感觉。但我觉得基金委应该有要求,这种要求的作用在于增加评审的严肃性,当然我并不支持对评审专家的意见做苛刻规定或制定惩罚措施,因为客观难度在那里摆着,但是指导方向必须清晰,就是要以力求以事实为依据。而评审专家也可以写这样比较感性的评语,比方说“我不是小同行,但我认为在这个领域内至少你的前期基础有3篇二区的文章是必须的。”这样的评语至少是表明了评审专家对申请人的一种要求,即使是个体主观意见,也是负责任的,也让申请人有了努力的方向或者申诉的依据。

当然也的确存在一个评审专家可能不好找的问题,比方说,我申请的地学部一直是三个评审专家,基本上一票就能否决了。我考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制度,就是对待评审意见,可以有个反馈打分机制,当然也要求如果给评审专家打C,必须提供具体证据,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等等的控制,这样,对于那些获得的A比较多的评审专家中,可以有一票决定权,不需要占用很多评审专家的时间。而其它的情况,就需要多个专家评审意见的综合。而对于得C过多的评审专家,就应该考察他评审资格。这样我觉得能增加评审的公正性,也减少工作量。因为有些有水平有道德的评审专家,他一个人很认真的看了,就够了,不用其它人的意见来消减或重复他的努力。

第四、关于“不能重评审而轻结题、虎头蛇尾”的问题

我认为:基金委既然已经开始公开结题报告了,我觉得也应该公开申请书。当然对于某些需要保密的研究,可以申请保密,这个很容易操作。而大部分人,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应该公开交代。这就跟国外实验室的数据都要求公开一样,当然有些人会找些借口,比方说数据需要修正啊等等延迟公开,但规定增加了技术壁垒的代价,增加了透明度,这个导向是必须有的。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也必须首先完善上面的政策。

当然我仍然不主张过激的口诛笔伐或严厉的考核惩罚,因为毕竟作为探索项目,不能按照原设想进行是很有可能的。只要不是有意造假,蓄意抄袭,倾吞资产……这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应该允许大胆探索。

我觉得只要公开,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要面子的,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虑,有所约束。

补充两条更不成熟的建议:

第五、关于“申请2年停一年”的问题

唉,这个不说了,反正明年我要停一年了。

第六、关于“取消简历,只评价项目本身”

玻色有什么身份,人家爱因斯坦怎么就认可他呢?


摘自百度:“玻色于1924年写了一篇推导普朗克量子辐射定律的论文,当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古典物理。在开始时未能发表的挫折下,他把论文直接寄给身在德国的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意识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不但亲自把它翻译成德语,还以玻色的名义把论文递予名望颇高的《德国物理学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发表。就是因为此次赏识,玻色能够第一次离开印度,前往欧洲并逗留两年,期间与路易·德布罗伊、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工作过。


随心而写,不当之处,还请海涵,敬请批评指正。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659-823645.html

上一篇:《单曲循环》:YOUNG & BEAUTIFUL
下一篇:《九月周记》 :第一周&仲秋快乐!
收藏 IP: 218.57.175.*| 热度|

91 谢力 赵美娣 李学宽 曹聪 李天成 罗德海 刘艳红 张鹏举 张珑 陈湘明 褚昭明 戴德昌 赵斌 朱志敏 徐晓 刘全慧 张明武 董焱章 党中华 许培扬 李健 彭真明 陈学伟 徐长庆 罗帆 陈楷翰 陈小润 梁洪泽 孙平 庄世宇 王东 金拓 武夷山 李红莉 刘建彬 黄永义 刘胜强 王树松 王汀 陆俊茜 曹雁冰 冯永忠 木士春 陈尚斌 林中祥 苏力宏 李笑月 吴桂生 周真明 彭渤 王府民 王宇 李宇斌 董侠 徐耀 王德华 朱晓龙 郭宾 林近山 李天磊 李泳 黄仁勇 杨正瓴 丁凡 孙宝玺 鲍博 科万江 王金良 李阔 QDA2012 qqlisten GANSULANZHOU watercold ygzyx99 wangqinling sleuth xuqingzheng gaoshannankai abang eastHL2008 XYJ2230 tudao wuzhenyuhn zdlh jiareng yewen ybyb3929 xqhuang biofans dulizhi95 kh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