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学研究的物质生活底线在哪里 精选

已有 8542 次阅读 2010-11-30 08:4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生活, 底线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科学研究是精神生活的高级表现,所以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那么显然科学研究并不需要比尔.盖茨那样的物质基础,那么必然存在一个临界点,这个所谓的底线在哪里呢?

从人的生存角度看,起码的衣食住行要有保障。这是生存的基本要求,不满足这个,除了个别的科学狂人(历史上也有,吃不上饭也要做科研的),大概没几个人会去做科研。所以,对物质条件需要一定的要求。比如,在18,19世纪,欧洲的主要科学研究人员多数是很富裕的家庭或者是有闲的教会人员,其他人是不会做科研的,只会去忙着挣钱吃饭或者做宗教活动。根本没有心思做科研。上个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教授很挣钱,有的达到300大洋每个月,是政府公务员的几十倍,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大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似乎得到一个结论,科研所需的物质条件似乎不是一般的生存,而是很高的,超出一般人的需求(毕竟是不一样的人才,需求自然也不一样,脑力劳动需要的蛋白质更多吧)。所以,有的同志说,在现在的条件下需要‘富二代’来从事研究,也不无道理。

如果我们只举上面的两个例子,那么就有失偏颇。从生活品质的绝对值来看,我们今天即便是所谓的温饱(比如北京的温饱),应该比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很多小地主生活都要好。即便是今天的博士生,也比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的那些博士生的生活水准高出不少。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的津贴只够吃饭,如果要买件新衣服(最普通的新衣服),那就要攒很久,更别说什么高级的娱乐活动。我们所的科研人员助研各种补贴加起来能到5000-6000之间,副研可以到8000-9000之间,如果做工程,可以到10几万年薪。这些生活条件跟过去任何年代相比,在同等能力水平下要高出很多,在同时代,跟很多行业(不能跟垄断行业比),也是很好的物质条件。大学老师,据我的朋友的水平来看,也超出了所谓的温饱阶段。大多数进入了有车有房阶层(刚毕业的还不行,稍微干几年就可以)。这也同样说明,我们的科研人员的物质条件横向、纵向相比都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物质条件不满足呢?

我们总举上个世纪20-30年的高收入时期,可是到了30年代后期,抗战开始,那些所谓的高收入教授的工资由于通货膨胀已经了了无几,甚至不能养家糊口。上个世纪50-8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普遍生活的绝对水准也很低,很多家庭没有任何购买奢侈品的可能。但是,上述困难并没有妨碍一批大师作出突出的贡献。比如,黄昆回国之后,在北大教书的日子,并不是很愉快的,物质条件也并不好,这并没有影响黄先生在60多岁的时候依然做出了重大贡献。相比于上一代科研工作者,我们的生活条件从绝对值上来看,我们是大大提高了。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条件是提高了,而且提高的很多,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还觉得少。其实,这种少是相对的,我们跟社会其他有些人相比少了,这是一种心理差距。

总的来说,我们心目中的物质缺失只是(少数情况除外)一种心理,并不是物质的绝对匮乏。我们所谓的底线其实就是心理底线。假如这样,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心理的满足呢?等我们都拥有百万甚至千万资产的时候再来做科研么?还是我们通过我们的科研来得到相应的物质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388795.html

上一篇:青年科研人,如何突破玻璃天花板
下一篇:技术产业化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收藏 IP: .*| 热度|

11 孙学军 张晓锋 毛培宏 吉宗祥 佟冬 吕喆 金小伟 王有基 朱猛进 黄锦芳 adinaliu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