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技术产业化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已有 6841 次阅读 2010-12-2 08:43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产业化, 关键问题

在高技术研究体系中,最近几年总在谈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技术产业化,就个人经验来说,本质上没有技术问题,就是一个管理问题,说到底是个体制问题。

首先,大学或者研究所是很难产生好产品的。我们常见的一个技术转移方式就是作为科学家的老师带着自己的学术团队做产品开发,但是这种模式的成功率非常低。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技术团队以学生为主,固定员工少数。学生作为开发主体的开发模式是不会成功的。其原因在于,作为学生,其本质的目的是提高能力,拿到毕业证书,并不是来打工的。心态不一样,工作的效果就不一样。此外,学生之所以来做学生,就是表明他们并不成熟,无论是技术上不成熟,还是研发思路上,都有缺陷,这些缺陷都会带入产品的研发过程。这样的研发过程往往是磕磕绊绊,周期比较长。即便研发出来了产品,这样的产品质量隐患是非常大的。同时,以学生为主题开发还导致研发的延续性较差。学生的素质是不均匀的,好学生难求。有时候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团队一段时间产品开发顺利,过了一两年,又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好学生跑了。后续跟不上。这些问题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模式的固有弱点。没见过这种模式能够做大的。最后都是死掉,或者抓点项目勉强维持。可是,活着不能为了活着,必须为了发展而活着。

其次,产学研结合必须以规范公司体制运行。上述已经说明,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必然导致失败。那么以固定员工开发会不会好呢?也未必。如果还是在研究所或者大学体制下,即便是固定人员开发也很难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单位的评价体系和人事关系大大阻碍了产品的正常开发。毕竟在研究所体制下,要求人员和公司的员工很不一样,评估体系也是和学术结合的。如果参与开发的人员脑子里整天想着发论文,拿课题,是做不好开发的。心思不定,绝对拿不出好产品。而且,以研究所模式开发的产品往往和市场的需求不太吻合,即使出了产品,也未必有人买账。只能是以规范化的公司形式运作,才有点点机会。

复次,综合型的管理人才非常宝贵。在技术转移中,我们往往看到作为技术持有人在做管理,这种模式成功的概率也很小。主要的原因在于,技术持有人更多的像个学者,并不具备管理经验,甚至没有工业开发经验。这样的人管理一个工业开发团队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大的代价就是资金和时间的大量消耗。很多技术是有生命周期的,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如果不能顺利的推向市场,很多技术等于没有。所以,要完成技术产业化,就需要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既懂技术开发,又懂现代企业管理。不过,在中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往往非常难找。这才是很多技术产业化无法完成的原因。

再次,市场分析尤为关键。在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经常发现唯技术论思想。就是,我有了技术,我就有了挣钱的资本。其实,技术如果不和市场紧密结合,技术是纸面上的文字游戏。市场是动态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没有深入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再好的技术只不过是个愿望。这也是很多技术型公司最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最后,资本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技术发明人在发明了技术之后,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紧紧抱住。也知道需要引入资本,但是在引入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控股。这种不尊重资本的行为往往使得融资谈判非常的困难,即便谈成了合作,也是个古怪的合作。我们经常看到资本在进入所谓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失败的案例。不是技术+钱就等于更多的钱。往往是投资打水漂。而作为技术持有人,由于迟迟不能引入资本,导致技术不断地消耗宝贵的生命周期,最终什么都没有落下。

总之,技术实现产业化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好的技术,好的市场定位,好的运作体制,好的投资伙伴,综合型人才等都是不可忽视,甚至是致命的几个关键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才有可能成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389489.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的物质生活底线在哪里
下一篇:人类社会的数学原理
收藏 IP: .*| 热度|

4 刘洋 余世锋 刘明 ysliysli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