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何老师“拆北京城墙”类的思考,未能“与时俱进”

已有 3559 次阅读 2012-2-20 12:0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核能发电

何老师依然是主张“拆北京城墙”的思考,未能“与时俱进”。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9/2012 20:55:14

这是对我国必须立即停止核能发展的“大跃进”文章的评价。镜某认为这个主张与“拆北京城墙”思考是一致的,因为老先生考虑问题时忽视了“边界条件”。当初,何老先生主张发展北京旧城,在破坏新城的基础上。这个思考,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贫穷”的思考,忽视了北京城这个历史人文的“边界条件”。今天,老先生又对核能也是一根筋地“算成本帐”,认为核能发展的“大跃进”不合潮流。对此,不能不梳理一下使用核能的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是能源消耗本身,一年约用30亿吨煤的消耗速度。虽说资源储量是价格的函数,但是作为毛估,中国的煤炭储量不够支付100年的消费。这个消费不但意味着资源本身的消失,同时还意味着矿区地下结构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地质灾害、水源破坏、排放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降低消耗,回到3亿吨每年的消耗水准上。但是,这只是镜某个人的意见,恐怕全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第二个问题需要面对已经存在着的核能体系。没有核武器的时代里,反对发展核武器是合理的思考。有了核武器的状态下,再去反对核武器就有些“徒劳”了。实质问题是如何销毁核武器,如何建设不需要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世界秩序。如果可能有的话。就好比是三峡的大坝,建之前有反对的意义,建成了之后还要反对,就是蜀犬吠日了。对核能也需要有同样的思考。已经有了,十个和三十个有什么不同么?中国古人有个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借用在此处也挺合适的。

第三,核燃料并不单是一个U-235。历史选择了使用U235是因为原子弹的研发。核能在胎里,就是个“胎位不正”的东西。因此,所有的工程系列,都受到了核武器开发这个“偏压”的影响。比如说钍(Th-232)做核燃料也是个选择。但是因为不利于生产核弹头,原料钚被“淘汰”。开发核武器的思考,当初是强者对付强者的思考。但是几十年后,核武装蜕变成了弱者对付强者的思考了。弱小国家、集团为了增强“发言力度”,也着手开发核武器、盗取核物质。这样一来,当初强国、大国生产核原料的思考,反而助长了恐怖分子的盗取核物质的机会,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了。

第四,如何销毁现有核武器、核弹头物质?必须把销毁的工程纳入经济活动环节里,这样才有利可图。没有利益的话,销毁、处理都是些空话。

第五,需要区分什么是核能安全的问题,什么是属于安心的问题。福岛事故给人们的教训显然并非“必须大幅度提高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转的安全标准”,而是要修改人们对于安全体系设计的思考。所谓“提高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转的安全标准”是一类很动听、但又很空洞的说法。问题不是“安全标准”有问题,而是维持“安全的体系”在设计上有漏洞。这个体系就如同计算机的OS那样,“漏洞”很多,需要不停地打补丁。

至于何老先生对技术细节上的说法,比如核能发电的“废热”问题,基本上是不着调。事实上有在内陆建设的核发电站,水不是问题。

发展核发电的好处就是:第一,从原理上解决能源的问题。第二,带动其他领域研究、生产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核废料的处理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个“新问题”,而是个已经有了的问题。必须要有个“带病生存”的思考,不要想象人们都必须健康地活着、可以万寿无疆。

国人面临的“边界条件”就是这样。何老先生的主张,尤其是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的见解,几乎没有一个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因此,镜某在此提供些“异调”,为大众提供些信息,帮助人们做选择。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539415.html

上一篇:碾、磨、舂及其它
下一篇:《朝华点滴:鸽子》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10 吴飞鹏 骆小红 吕喆 庄世宇 曹聪 戴德昌 方琳浩 李宇斌 wgq3867 yew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