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历史上的漳水渠、郑国渠、河东渠与龙首渠竟然并非为了灌溉庄稼?

已有 5803 次阅读 2012-5-26 22:20 |个人分类:水文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历史, 灌溉, 郑国渠

  中国农史2006第2期《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认识,颇为有趣:
  该文作者李令福指出,司马迁把郑国渠的修凿成功看作秦人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但学术界对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性质认识并不够深入,往往以今例古,想当然地认为它们都是浇灌庄稼,解除农田缺水问题的。
  李令福通过对《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沟洫志》所载内容的分析,认为战国秦汉时代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在北方兴起,构成了中国水利发展第三阶段的主体,而这些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不是浇灌庄稼,解除农田缺水问题的。漳水渠、郑国渠、河东渠与龙首渠是放淤荒碱地,以营造田地为主要目的,六辅渠、白渠建成后,变成了浇灌农田庄稼,但仍然是引浑浇灌,即史书所谓的“且溉且粪”。它们均是引取高泥沙含量的浑水淤地或浇灌庄稼,具有淤灌的性质。因而淤灌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意义特别重大,它是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大型溉田工程的主体,构成中国传统农田水利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997年,昌森在《对郑国渠淤灌“四万余顷”的新认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NO.4,1997)一文中讨论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与白渠的灌溉面积方面的疑问,如杨虎城将军在《泾惠渠颂并序》碑中曾评论:“郑多而夸,白少而实”。昌森经过分析认为,淤灌面积与灌水面积在范围上存在差异,史记对于郑国渠的灌溉面积估计仍然是比较准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75296.html

上一篇:“尊孔”是保健品还是一剂药?—“打倒孔家店”与“五四”无涉?
下一篇:联合国并未通过《地球宪章》—论《里约热内卢宣言 》之普遍误传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