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H7N9病毒能引起人流感大流行吗? 精选

已有 9380 次阅读 2013-5-2 10:38 |个人分类:流感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禽流感, 人流感, H7N9, 大流行, 宿主

许多流感专家都认为,包括H5N1H7N9在内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人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种可能性迄今一直仅仅只是某些专家的猜测而不是事实: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禽流感直接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事实。

_

一次严重的流感大流行,至少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病毒具有易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2) 病毒保持对人有很高的致死率;

3) 人群普遍缺乏对该病毒的免疫力。

而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说它“千年一遇”是有道理的。

推测禽流感病毒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概率很小的若干依据

1.            流感病毒类型(亚型)的限制

历史上只有H1H2H3亚型的流感病毒曾引起过人流感的大流行,其他如H5H7亚型则从来没有。

2.            宿主的物种屏障:

流感病毒要跨越物种界限也受到严格限制。流感病毒如未发生人(或猪)病毒与其他动物病毒间的交叉重组,则很难突破宿主的物种屏障,变得能感染人类,更不大可能变得能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来源于其他动物的病毒与人(或猪)病毒基因的交叉重组可能是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前提条件

只发生了来源于同类动物宿主的病毒间的重组,或只发生了部分基因上的部分位点的突变,则通常只可能引起新的季节性流感的流行,而不大可能引发新的大流行流感的流行。

今年的H7N9病毒的全部基因都来源于禽类病毒,不含人源病毒的基因,可推测其能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概率较低

3.          人流感的大流行必须先有作为中间宿主

100年来人类经历的4次流感大流行1918年、1957年、1968年和2009年的流感),都是由直接来源于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病毒较容易实现人际间传播。

禽流感病毒通常不能直接感染人。科学界迄今从未证明禽流感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在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的界限达到感染人的进化过程中,猪常起重要的媒介作用。能引发人类大流行的病毒的直接源头通常只能是

禽类与人类在生物学上是远亲,而猪和人是近亲(同属哺乳动物),所以猪身上的流感病毒和人身上的流感病毒更容易重组;禽流感病毒在猪体内多次传代后,可产生类似人流感病毒的特性。

猪可以同时感染源于禽、人和猪三类动物的流感病毒,成为病毒的“混合器”和新流行毒株的“孵育器”。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在猪体中可以发生重组,产生能感染更多动物的病毒。

H7N9病毒的全部基因都来源于禽类病毒,与猪和人都无关。这提示该病毒对人类的风险可能较低。

4.          H7亚型病毒存在的时间已超过半个世纪,并不曾引发人流感大流行。

H7亚型流感病毒最早是1956年身上分离出来的。H7N7病毒在马群中流行了很多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慢慢趋于消失。此类病毒在今年以前几乎从未在人群中引发严重疾病。

目前距离人感染H7N9病毒的首个病例的发现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目前仍停留在与H5N1病毒相似的零星散发状态,严重感染的人群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至少两个月没有发现该病毒能稳定适应人体的事实,验证了宿主的物种屏障的强大作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能够证明该病毒可以持续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5.          转换宿主后,病毒的毒力通常会降低。

在不同的宿主中对病毒进行传代,是降低其对人类毒力的常用战略之一。为了选育出毒性较弱(减毒)的病毒,可以在非正常宿主细胞中或在非生理温度下繁殖病毒来实现。采用此项技术,有很大可能获得比亲代致病性更弱的减毒株。

最近一年多以来,有关可在雪貂中传播的人造H5N1禽流感病毒的实验曾引发激烈争论。该项实验的结果恰好也证明,这些人造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中的传播能力并不强,而且这些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人造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变得很低,致死率则变为0! 该实验同时还证明:早先曾暴露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雪貂对H5N1病毒也有完全的免疫力。所以该人造病毒其实并不象原来预想的那么可怕。

H7N9禽流感病毒即使能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如果它对人的致病力也显著降低(这种可能性相当大),则它对人类并不构成特别大的威胁。

6.       当代全球人口普遍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群体免疫”力。

曾有些与世隔绝的人群原来从未接触过流感病毒,这些人群在接触流感病毒以后,会引发严重的疾病,造成极高的死亡率。

反过来也可认为,现代几乎不再有与世隔绝的人群,世界各国的人群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多次自然感染过多种类型的流感病毒所以都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交叉抵抗力。虽然这种免疫力可能不足以防止患病,但很可能能降低病毒引起的死亡率。由于人群中这种群体免疫的存在,即使出现类似1918H1N1的病毒,它也不大可能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

7 .世界各国的流感疫苗和抗流感药物的技术平台已显著改善。

正如应对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所初步证明的,目前全球流感疫苗和抗流感药物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必要时再进行更广泛的动员和协调,预计能基本满足应对流感大流行的需要,可有效扼制各种类型流感的发生和发展。

 

结语

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千年才一遇,发生的概率很低。流感病毒是高度可变异的;在一种新的毒株实现全球传播所需的未来两年里,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已发现H7N9病毒在对人的致病性感染能力方面有许多令人担忧的特征。它是否会突破以往的流感病毒进化和流行的一般规律?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审慎地对待,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策略。

面对未来流感大流行风险的不确定性,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人类对大流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与100年前相比已有质的飞跃。1918年流感大流行那样的悲剧不可能重演。人类积极、科学的应对完全可以将流感大流行的损失降到最小。




H7N9禽流感来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85973.html

上一篇: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可能千年才一遇(美国院士如是说)
下一篇:上海关闭活禽市场立竿见影?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16 曹聪 李大斌 张磊 赵明 吕喆 薛宇 唐常杰 徐大彬 聂广 陈理 刘丽 王府民 肖陆江 秦卓明 Kaji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