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q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qiyang

博文

中华文明密码--元君庙、凌家滩再考 (开篇)

已有 2078 次阅读 2020-11-6 21:03 |个人分类:数之和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华文明密码》-元君庙、凌家滩再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子民的最大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虽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也曾经几起几浮,但中华文明的脉络始终未断,从上古至今,作为人类古文明的代表,古苏美尔、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华的4大文明中,唯独中华文明至今没有出现明确的断代现象。

在中华文明的理论体系中,阴阳五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何为阴阳,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阴与阳,指的是太阴(月亮)与太阳的变化关系。因天文学与历法有关,故至今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可知范围内,对于天文历法基本可分为3大种类,即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太阴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变化进行历法制定,如现存的伊斯兰教阴历;太阳历是根据太阳的周年回归运动进行历法制定,如古埃及人发明的“太阳历”等;而第3种如中国古代确立的阴阳合历,正因为中国先人们认为只有阴阳合方可长久,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阴阳合历的理论中,19年闰7月的概念尤为重要。其理由是,阴历以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阴(月亮)圆缺变化,根据上一次月亮最圆的那天至本次满月的天数为一个月份(朔望月),太阴圆缺12周为1年,大概是354天8小时多一点;而太阳变化,根据太阳日照的影子长度的最长或最短日进行计算,以上一个冬至日到本冬至日(或上一个夏至日到本夏至日)为1个变化周期,即以太阳回归运动设定为1年,大概需要365天5小时多一点的时间,由此,如果以1年为统计单位,1年的太阴历与太阳历的天数有11天少3个小时的差异,差不多每经过34年(11×34=374天;34×3/24=4.25天,374-4.25=369.75天),太阴历与太阳历之间就会产生1个年份以上的差数,因此如果不进行阴阳合的调整,可能17年前的冬天,17年后按太阴历的1年12个月执行,就变为夏天。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不明显的区域,可能不是大问题,但中国大部分区域属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如果每17年的冬季与夏季要完全颠倒,将不符合常理。

故中国的阴阳合历是按照天干地支法,通常1年按照12个月,每月30天计算,平年1年设定为360天,这样与阴历的天数差6天(360-354=6),与阳历的天数差5天(365-360=5),并且运用24节气的概念,15天为一个节气(24×15=360),每个月有2个节气(1个为节,另一个称为气),当没有中气的时候(节气中的气没有在规定的月份出现),就需要增加1个闰月(30天),确保该月中有气的变化。如果忽略小数,粗略计算,19年按阴历1年354天,外加7个30天,可得6936天(19×354+7×30=6936),而19个太阳历,按1年365天计算,有6935天(19×365=6935),这样只相差1天。而实际按19年235个朔望月(12×19+7=228+7=235)计算,阴阳历的差异大约只有2小时多一些,因此19年闰7月理论是非常科学的。

 据现有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在中国历法中,有被称为夏历、殷历、颛顼历等历法中,有学者认为夏历(西元前427年周考王14年的干支纪年法“殷历”)已经运用19年闰7月的阴阳合历,一般普遍认为是秦汉开始运用19年闰7月结合24节气的历法。排除不同主张的专家意见,阴阳合历是否在拥有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历法,还是早在夏商周(夏朝、殷朝、周朝)之前,当时虽然没有文字,但先人就已经确立并运用的历法,有必要进行探讨。

如今的中国历史教课书中,普遍认为原始社会的新石器年代、中华文明尚无文字。虽没有文字却有具体的数字,因为文物本身有尺寸。故将通过仰韶文化中的陕西省华县元君庙遗址中的陶缻物件(约西元前5000年-西元前4000年);以及安徽省含山凌家滩遗址的各种玉器物件(约西元前3300年-西元前3000年),通过考古文物的实际尺寸,运用数之和理论,进行数学计算与分析,考察当时作为墓葬品中陪葬物,是否能解答关于19年闰7月、天干地支法的运用情况以及还原当时先人们已掌握的天文学水准。

所以,首先准备运用文物的实际尺寸数据,证明当时元君庙陶缻的天文历法的水准高度,即根据数之和理论,说明19年用朔望月235数为标准,完全是根据数理计算出来的结论,并结合实际的日月变化以及天文现象,希望能证明19年闰7月的理论在元君庙陶缻(距今6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年代已经确立。

之后通过凌家滩玉器的尺寸,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运算,其计算结果根据元君庙陶缻的数之和理论,可以推导出天干地支法,以及根据太阳、太阴(月亮)的运行规律与24节气配合,进一步证明,19年闰7月的理论并非只有在元君庙陶缽这个唯一的孤品中得到体现,而是在距今5000年之前的凌家滩文明中,同样可以得到验证,并且还得到了发扬和广大

同时作为一个系列研究,将还原河图洛书、先天八卦以及六十四重卦的产生过程,进一步论证元君庙陶缻和凌家滩玉器与古代天文学有关,特别从古代的朴素科学思想观(阴阳合的理念),证明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理论,完全具有科学依据,并能从其中发现,中华文明自一始就拥有高度的数学理论和天文知识,而这些理论和知识正是中华文明可延续至今的奠基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428-1257370.html


下一篇:《中华文明密码》-元君庙、凌家滩再考(第1部分 元君庙陶缽)<第1节、第2节>
收藏 IP: 114.61.72.*|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