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q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qiyang

博文

《中华文明密码》-元君庙、凌家滩再考(第2部分 河图洛书)第3节 河图中的天干地支法4

已有 942 次阅读 2021-12-19 10:45 |个人分类:数之和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华文明密码》-元君庙、凌家滩再考第2部分 河图洛书

                  第3节 河图中的天干地支法

  3 河图中圈数、线数的乘法计算(3-1)

前面对河图的圈数与线数分别按天干地支法的计算模块进行计算,得到余数法与数之和值的差值具有横向差正负“15”数,纵向差正数为“19”;负数为“16”数的结论。是否不同的分类按余数法与数之和值的计算结果,差值均有{15,16,19}(不考虑正负号,取绝对值)现象存在呢?

以下根据河图的外圈,按照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的组合进行各自计算。表2-105是根据之前的表2-2至表2-5、以及表2-26的分类,分别将圈数区分为绝对值分类与正负分类(黑圈与白圈区分,黑圈为阴,为偶数,为负数;白圈为阳,为奇数,为正数);线数按绝对值分类、纵横分类(区分横线为正或纵线为正)进行组合,共产生6种组合。

 

    表2-105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分类

    105.png

2-105的分类,若圈数的阴阳(正负)不确定,则表2-105的分类还需要增加3个种类,变为9种,但因河图的黑白圈已经明确,白圈(奇数)为阳,为正数;黑圈(偶数)为阴,为负数。故圈数与线数的组合分类只有以上6种。

此外,对于方位的分类,仍然与之前的圈数与线数的统计保持一致,分上下左右。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方位本身不分正负,根据圈数与线数的分类进行判断。

2-106是表2-105的分类基础上,对6种不同分类进行各自的数值计算结果,分别对应表2-105中1至6数的组合种类,表2-106-1对应组合1,表2-106-2对应组合2,以此类推,一一对应。

     表2-106-1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1)

106-1.png

              表2-106-2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2)

106-2.png

       表2-106-3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3)

106-3.png

        表2-106-4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4)

106-4.png

       表2-106-5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5)

106-5.png

       表2-106-6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6)

106-6.png

2-107与表2-108根据表2-106的组合进行汇总。表2-107按6种分类组合的差值进行汇总,可以观察到在6种分类24个差值中,按圈数与线数的组合进行分类,得到21个不同的结果,因其中{2,6}、{18,14}、{28,4}有重复出现的现象,故将来只需对21个不同组合进行计算。但若按组合值的数之和终值进行观察,因其中{2,6}、{9,5}、{1,4}、{3,7}、{4,8}有5种重复出现的现象,故将来的计算需按19个不同组合进行计算。

 

          表2-107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1)

107.png

   表2-108是根据圈数与线数的不同,进行分类。表2-108-1按圈数取绝对值对应线数的变化,以及圈数按正负分类对应的线数变化进行分类,分类总数为24种,分为2组,每组12个数值。若按照圈数与线数的差值进行统计,圈数取绝对值的合计数,在数之和终值层面,合计为“12”数;若圈数按正负分类,对应的线数变化合计值,在数之和终值层面,合计为“15”数。分类的不同,得到的合计值结果{12,15}是否与元君庙陶缽中,三角形的间距{12,15}有关联性,目前尚不能定论,但是这样的分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否定的。同时{12,15}的数之和值为{3,6},又与八卦的三爻变六爻有关。表2-108-2根据线数的不同分类,对应的圈数组合的合计数。分类总数为24种,分为3组,每组8个数值。取线数绝对值的组合,在数之和终值层面,合计值为“7”数,强调7数的重要性,而线数按纵向与横向分类,圈数组合的合计数均为“10”数,强调的是10数的重要性。同时,还需关注按组合数的数之和值进行差值统计,差值的小计数{16,19,10}视乎又与天文历法有关。此外,在表2-108-2中,还需关注{9,0}的关系。纵线为正数时,由于计算顺序的不同,产生差值小计的数之和值有{19,10}的情况。表2-108-3对圈数与线数的24种差值的数值分类进行排序,观察在10进制、9进制(余数法)与数之和理论终值的情况下,不同计算结果的种类分类情况。由于表2-106的组合总数的差值为24数,故无论按照圈数分类还是线数分类,差值结果是一致的。同时通过表2-108-3的汇总,可以进一步检验表2-108-1、表2-108-2的计算正确性。

     表2-108-1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2)

108-1.png

         表2-108-2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3)

108-2.png

      表2-108-3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4)

 108-3.png

以上表2-108-3的24种差值的数值分类进行排序,分别观察到,根据10进制统计的圈线数差值24数可以分为13个不同种类的数值,若这13个种类的数差值转换为数之和值,按余数法进行统计,保留数值的正负数,则9进制(余数法)的种类为11种,其中10进制中的第8种差值“0”数,在数之和理论中,进行确认但不单独表示,故用余数法表示的数之和值的种类为11大类,11大类的余数值若按数之和终值统计,最终只有8个大类,即数之和终值只有1至8数。

此外,在表2-108-1、表2-108-2中,存在着按10进制统计的圈线数,首先转换为数之和值,再进行差值计算,在转化过程中,由于一律根据数之和终值进行统计,之后再进行差值计算,因此,这样的计算过程产生的数之和值的数差,可分为11大类,同样存在第6种数差值为“0”数的现象。最终将24数中的22个数值转换为数之和终值,得到的结果也是8大类。

2-108-3的计算统计可以说明,根据10进制、9进制(余数法)与数之和理论(数之和终值),在不同的计算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但最终按数之和理论(终值)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一致,可分为8大类的数值差。这样的计算结果将为后续的八卦理论奠定基础。同时,这理论在考古资料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2-108-4 对表2-108-3中,10进制的圈线数差值转换为数之和值的11种数值进行,发现与之前组合数直接转换为数之和值,再进行差值计算的结果保持一致性,按出现数值的个数进行分类,8大数值可以分为5大类。{1,3,8}、{6,7}、{2}、{4}、{5}分别出现{1,2,3,5,7}数的现象。按相同个数的合计数统计,分别是{12,26,6,20,35}数,合计99数;数之和值分别是{3,8,6,2,8}数,合计27数。


              表2-108-4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5)

108-4.png   

   以上的计算结果若结合元君庙陶缻的上下分各5个三角形,上部的三角形底部锥数小计50数,下部的三角形底部锥数小计49数,合计99数的结果是相同的。同时,对出现的个数合计值27数进行观察,27值为数之和值的第3位“9”数(3×9=27)。

2-5为目前馆藏于青海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泥质红陶,敛口,略鼓腹,小平底。黑彩陶文饰。在口内沿壁绘有两组手来手的群舞人体图形。舞蹈盆95TZM157:1):“上腹彩绘三线钮结纹,口沿绘斜线与三角纹,盆内彩绘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中以圆点弧线间隔。口径26.4、腹径26、底径5.2、高12.3厘米”(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05期,p.7)。

       图2-5 青海省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1

                 资料来源:青海省博物馆数字展馆

           (https://www.11dom.com/view-6w5vKkdN4oqQ2P0YBj8RJMB7nl9De1WL)


                        2-6  青海省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2

             资料来源:青海省博物馆数字展馆(https://www.11dom.com/view-6w5vKkdN4oqQ2P0YBj8RJMB7nl9De1WL)

             图2-7 正宗日遗址彩陶盆

          资料来源: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05期。


            图2-8 正宗日遗址彩陶盆(彩版)

                资料来源:CCTV-4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2012年4月10日 舞蹈纹彩陶盆。


根据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4位先生执笔的<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的内容,正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同德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北依目杨龙瓦和塔拉龙山,南临黄河,1982年被定名为兔儿滩遗址,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1994年至1995年10月青海省文化厅文物处组织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

舞蹈纹彩陶盆95TZM157墓中的随葬品,从彩陶盆的设计观察,舞蹈纹彩陶盆内的11人和13人的设计,与表2-108-3 中数之和值(余数法)的11种类数,以及10进制统计的13种类的数值相同,合计24数也匹配。以及2个以每4条弧线为一组,合计8条弧线为一个组合,共2个组合16条弧线的安排,与表2-108-3 的数之和终值各为8大类,10进制计算值与数之和计算值的终值均为8数,合计16数相同。

同遗址中还发现1个双人抬物纹彩陶盆(95TZM192:2)。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外壁彩绘三线钮结纹,口沿饰短斜线纹,内壁彩绘四组二人抬圆形物图案,间以成组竖线与横线纹。口径24.5、腹径24.5、底径9.8、高11.3厘米”(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05期,p.7)。虽简报中的被命名为“双人抬物纹”,若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观察,双人抬的物体可能寓意着太阳与太阴(月亮)变化规律掌握。与舞蹈纹彩陶盆中的2组两个上下圆形相同,均有太阳与太阴的阴阳表示。

 根据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在《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10期文中的观点,马家窑文化可能是从仰韶文化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曾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元君庙陶缽”中,已经做了简单介绍,按时间顺序前后,分为老官台类型、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西元前3300年-西元前2055年),分早期的石岭下类型期、马家窑类型期(约西元前3290-西元前2880年)、半山类型期(约西元前2655-西元前2330年)和晚期的马厂类型期(约西元前2330-西元前2055年)。“早期的石岭下组的彩陶脱胎于庙底沟类型为时不久,因而还多少保持一些庙底沟类型的特色《文物》1978年10期,p.66。而宗日遗址发掘的彩陶盆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则代表的年代大概在西元前2655至西元前2330年之间,距离元君庙陶缽的约西元前4000年(最保守的估计),至少要晚1345年至1670年。如果元君庙陶缽并非孤品,而是一种天文历法的理念,则作为关中仰韶文化的继承者,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出现对天文历法图案的反映图象,也就理所当然了。关于彩陶盆的内容,后续还将结合八卦的内容进行详细计算和阐述,故此处只是点到为止,不再扩展。

  以下按表2-106圈数与线数的合计产生的21个自然数值组合与19个数之和值的组合,分别进行天干地支法的计算。但具体计算之前,有必要先对中心的添加值在相同的情况下的数值进行观察。因计算公式不变,只是数值的替换,故具体计算参见附件1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等值)。

       附件1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等值).pdf


       附件1中的计算过程是分别根据表2-106的6种组合进行乘数的组合数的计算、组合数的余数法计算、组合数的数之和值(余数法)计算以及组合数的数之和值(终值)计算。表2-109是对6种分类添加相同值的乘数值,可以观察到有2种现象。第1种,组合1、2、5、6的组合数与数之和值计算结果相同,各自的余数法的结果也相同。余数法中的“0”(零)值均可以用“9”替换,其计算结果与组合值或数之和值的结果相同。第2种,组合3、4若按余数法计算,组合值的余数法值与数之和值的(余数法)的计算,各自的余数法结果相同,但组合值与数之和值的结果不同,其原因是由于乘数的数1或数2出现负数,而负数与添加值的合计会产生实质性的“0”(零)值,不能转换为“9”数。特别对于组合3,在试算过程只有3种情况出现“0”(零)值,如果添加值扩大值至“20”数,同样可以出现“0”(零)值。因此当乘数值出现负数的情况下,循环将中止,出现实质性的“0”(零)值现象。

  尽管表2-109的结果有2大不同现象,但无论乘数如何变化,作为9数循环的合计数,小计值的数之和终值均为“6”数。这样的结果,也是将来八卦用“6爻”的基础。终值“6”数不随着乘数的数值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6”数的结果。

 

     表2-109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组合(添加相同值)汇总

109-3.png

对于上表2-109的计算结果,有必要区分可循环与不可循环的计算。首先考虑可循环的数之和值计算,之后再考虑不可循环的组合值计算。由于数之和终值不存在负数概念(即只用1-9数表示),故表2-110根据19个数之和值的差值结果进行分类,标号根据表1-106的组合,24个数差值的结果共有19个不同数之和组合,按组合的差值(数1-数2)进行汇总,共产生11个不同差值。

表2-111,根据11个不同的差值,分成3个类型,同时添加5个对应的组合。类型1按差值{-4,4,5}进行汇总,其目的主要观察乘数差值相同的情况下,小计结果是否一致。同时观察{-4,5}表里关系在乘法计算中的结果是否等值。类型2按差值{-7,-2,2,7}进行汇总,其目的主要观察与类型1的一致性,即观察乘数差值相同的情况下,小计结果是否相同,同时添加3个组合,观察数1与数2进行互换之后,在乘法计算中的结果将如何变化。类型3主要按差值{-3,-1,0,1,3}进行汇总,添加2个组合,再次观察数1与数2进行互换后,在乘法计算中的结果将如何变化,以及类型1、类型2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

 

       表2-110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6)

110.png

    

             表2-111  河图外圈的圈数与线数组合汇总(7)

111.png

 以下表2-112至表2-121为类型1至类型3的余数法计算,根据附件2-4文档中的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差值计算;表2-122至表2-127为余数法中的“0”(零)值替换为“9”数,按数之和值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差值计算。最后表2-128至表2-130是对数之和值的小计值与余数法的小计值进行差值计算,按数之和值与余数法的差值计算结果,区分正数与负数进行分类汇总。

 因天干地支法的计算模块公式不变,故类型1的具体计算参见附件2“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1”的文档,按类型1的分类,做顺算、逆算1、逆算2共3种变化的计算,共24项内容,S代表顺算,N代表逆算1,n代表逆算2。

      

      附件2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1.pdf


            表2-112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顺算差值计算(余数法-类型1)



            表2-113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逆算1差值计算(余数法-类型1)


           

            表2-114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逆算2差值计算(余数法-类型1)

114-4.png



            

            表2-115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计算(余数法-类型1)


114-4-1.png







                表2-116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类型1)


                   表2-117-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1)

                  表2-117-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1)

  通过表2-112至表2-117的计算,特别是表2-117的天数(顺算)与地数(逆算)的合,可以观察到,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在类型1中的8组乘数{2&6,3&7,4&8,7&2}与{6&2,7&3,8&4,9&5}分别按小计值统计,各自的计算结果相同,且{6&2,7&3,8&4}与{2&6,3&7,4&8}为乘数数1与数2的互换关系。在小计层面,{2&6,3&7,4&8}的顺算与{6&2,7&3,8&4}逆算2的相同;{2&6,3&7,4&8}的逆算2与{6&2,7&3,8&4}的顺算相同,又因地数1与地数2小计结果相等,故按小计结果统计,乘数1与乘数2的互换结果与原先顺算的逆算结果相同。但从表2-116的天数与地数1以及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结果观察,天数与地数1相同的数差值(乘数1与乘数2的差值相同),但天地差的结果均有不同,不同的乘数值的差值结果,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结果,相同的数差值(乘数1与乘数2的差值相同),则天地差的结果也相同。

以下2个余数法的类型(类型2、类型3)因与余数法类型1的计算过程相同,具体计算过程请参照计算文档附件3【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2】以及附件4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3】,在附件3、附件4文档中,分别对顺算、逆算1和逆算2各有9个部分组成。S代表顺算,共8个组合和1个顺算差值计算结果;N代表逆算1,有共8个组合和1个逆算1的差值计算结果,同样n代表逆算2,也有共8个组合和1个逆算2的差值计算结果,最后一个部分为天地差计算,分别对顺算与逆算1以及顺算与逆算2的差值进行计算。观察不同的数值类型,数1与数2的差值若保持一致,天地差是否也相同。具体的计算过程不再详述,表2-118至表2-121只是对汇总结果进行表述。

     

           附件3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2.pdf

           附件4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余数法-类型3.pdf

 

2-118为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类型2),表2-119-1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2);表2-119-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2)。

从表2-119的天数与地数的合,可以观察到,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在类型2的8组乘数{6&8,5&7,8&1}与{1&8,8&6,7&5,6&4,5&3}分别按小计值统计,计算结果相同,且{6&8,5&7,8&1}与{8&6,7&5,1&8}为乘数数1与乘数数2的互换关系。在小计层面,{6&8,5&7,8&1}的顺算与{8&6,7&5,1&8}的逆算2相同;{6&8,5&7,8&1}的逆算2与{8&6,7&5,1&8}的顺算相同,又因地数1与地数2小计结果相等,故按小计结果统计,乘数1与乘数2的互换结果与原先顺算的逆算结果相同。但对表2-118中,天数与地数1以及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结果观察,与类型1一致,天数与地数1相同的数差值,得到的计算结果互不相同;而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计算,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一致,最终结果也一致。


           表2-118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类型2)

118-1.png

  118-2.png

                  表2-119-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2)

                   表2-119-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2)


119-2-2.png

     

表2-120为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类型3),表2-121-1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3);表2-121-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3)。

从表2-120的天数与地数合的,可以观察到,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在类型3的8组乘数{5&4,3&2}与{4&5,2&3}为顺算与逆算的关系,{5&4,3&2}的顺算与{4&5,2&3}的逆算2相同;{5&4,3&2}的逆算2与{4&5,2&3}的顺算相同。此外,{5&4}与{3&2}、{4&5}与{2&3}的小计,各自的计算结果相同。{1&4}与{4&1}也为顺算与逆算的关系。而{7&7}与{9&9}的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一致,故小计值也相同,又因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为“0”,天数与地数吻合,不存在差数。

 

                  表2-120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类型3)

         


               表2-121-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3)


               表2-121-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余数法-类型3)

    

通过以上类型1至类型3的计算结果,得到以下6个共同结论:

(1)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保持一致,其横向与纵向的小计值相同。

(2)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为表象与里象关系,则横向与纵向的小计值保持一致。

(3)乘数数1与数2互换的顺算结果,等同于逆算2的计算结果。

(4)因逆算2的小计结果与逆算1的小计结果保持一致,故乘数数1与数2互换的顺算结果的

小计值与逆算1的小计相同。

(5)乘数数1等于乘数数2,则天数与地数小计相同,不存在差值。

(6)从天地差角度观察,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结果,若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一致,

   则天地差结果为“0”(零),无差别。

关于类型1至类型3的不同的计算结果,后续结合数之和值的结论,一并总结。

同时,在以上类型1至类型3的天地合组合中,天地合的横向组合与纵向组合中,其他的组合与之前的圈数或线数的组合一致,均有{1,8}{2,7}{3,6}{4,5}的数差组合。天数与地数在开始的1-8数中,会产生不同的数值差,之后天地合的数值均可以保持一致。而1-121-1以及1-121-2中,{7,7}{9,9}的数差为“0”(零)值,故天数与地数在小计值层面,始终保持一致。且横向与纵向的前后数之和差的角度进行观察,共同之处是天数序数10与地数序数10的数之和值合计数的差值均保持“0”(零)值,不同之处是横向天数序数7与地数序数7的数之和值合计数的差值保持“0”(零)值;而纵向天数序数8与地数序数8的数之和值合计数的差值保持“0”(零)值,纵横的合计差值为“0”(零)值的结果,在序数值方面,有“7”数与“8”数之差。后续在数之和值的计算中,仍然需要进行观察。

2-122至表2-127,根据上述的余数法计算结果,将纵横添加不等值产生的余数法数值中的“0”(零)值结果均转换为“9”数,重新进行差值计算。因余数法转换为数之和值的结果已经在上述附件2至附件4内进行展示,加之计算步骤相同,故下文中仅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具体的数之和值的计算过程参见附件5【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1】、附件6【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2】以及附件7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计算(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3】。每个附件有4个部分组成:顺算差、逆算1差、逆算2差以及天地差(顺算与逆算1以及顺算与逆算2的差值)。计算过程不再详述。

表2-122为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1),表2-123-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1);表2-123-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1)。

表2-124为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2),表2-125-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2);表2-125-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2)。

表2-126为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3),表2-127-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3);表2-127-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3)。

        

              附件5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1.pdf

              附件6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2.pdf

              附件7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乘法(添加不等值)数之和值-类型3.pdf

        

          表2-122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1)



        表2-123-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1)

          表2-123-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1)


         表2-124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2)


        表2-125-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2)

           表2-125-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2)


        表2-126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类型3)

           表2-127-1 天数与地数合(横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3)


           表2-127-2 天数与地数合(纵向差之合)(数之和值-类型3)       

通过上述3大分类的数之和值的计算结果,可知在余数法计算中,得到的6项共同点在数之和值的计算中同样成立,没有变化。唯独数之和值的计算结果,横向的小计值“120”数与余数法的数值相同,但纵向的小计值“132”数比余数法的数值“129”数要多“3”数。

具体的差异,通过2-128 至表2-130的计算,对上述3大类型的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进行差值计算。数之和值减去余数法值,各自分横向差、纵向差与天地差进行观察(注:需要特别指出一点是,在天地差中,天数减地数取正数不出现“0”值,但72数作为为1个组合,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的差值中“0”值需要统计,故表格中用颜色标注)

                  表2-128 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差(类型1)




                   表2-129 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差(类型2)



                   表2-130 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差(类型3)

通过2-128 至表2-130的计算,从数值角度观察,无论乘数的数1与数2值的差值为多少,数之和值减去余数法值的最终结果均可以得到,横向差值存在正负“15”的现象,纵向差值存在正数为“19”;负数为“16”的现象。天数与地数的差值,天数与地数1的差值几乎没有规律可寻,而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如表2-131的天地差汇总(天数减地数2的差值汇总),可以观察到,除了第3类型中{1,4}、{4,1}数1与数2的差为“±3”,以及{7,7}、{9,9}数1与数2的差为“0”(零)值以外,其他类型的数差的数之和终值,余数法的差值均为“6”数,数之和值的差值均为“3”数。而数1与数2的差为“±3”的终值为“9”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为“0”(零)值,则天数与地数无差别。数1与数2的差值为“0”(零)值的结果非常重要,以后在八卦计算中,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从产生的正负数的个数角度观察,横向差值取正数,每项的个数为“3”,若按其8项为1个组合,正数的个数为“24”数;横向差值取负数,每项的个数为“6”,若按其8项为1个组合,负数的个数为“48”数。横向的正负个数差为“24”(48-24=24)。若纵向差值取正数,每项的个数为“5”,按8项为1个组合,正数的个数为“40”数;纵向差值取负数,每项的个数为“4”,按8项为1个组合,负数的个数为“32”数。纵向的正负个数差为“8”(40-32=8)。而天地差的个数情况,天数与地数1的差值几乎没有规律。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如表2-131的天地差汇总所示,差值除“±3”或“0”(零)值以外,无论余数法值还是数之和值,每一项小计值出现的个数均为“8”数。乘数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3”时,出现的正数差值小计为“6”个数值。

因此,从数值角度分析得到的数之和值与余数值的差值,横向差值存在正负“15”,纵向差值存在正数为“19”;负数为“16”的现象。所有的各项的横向小计值“120”数(数之和终值为3),纵向小计值的数之和值为“132”(数之和终值为6);余数法值为“129”(数之和终值为3)。从个数角度分析,横向的正负个数差“24”、纵向的正负个数差“8”数。且无论余数法值还是数之和值,数1与数2差值,除{3,6,0}(“±3”的数之和终值为{3,6})以外,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小计个数均为“8”数。以上这些数值将来从横向差值可推导出天干地支理论(用10天干与12地支表示),而纵向的差值数差“3”,个数差“8”数将推导出八卦理论。天数与地数的无差别将在八卦中的“立春”理论中体现,且无论天干地支理论还是八卦理论中,均包含24节气的概念。具体内容后续还会详细解释,至少以目前的计算结果,完全可以证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是数学算法的结果。是利用10进制、数之和理论以及9进制的计算差值结果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同时这样的计算,也可称为“文明的密码”,不同进制的差值计算,就是“密钥”。即“密钥1”为根据10进制转换为数之和理论时,产生“表象与里象”的概念,以及“密钥2”按照天干地支法的计算模块(纵向横向各差“9”数,九九81数的差值计算公式),数之和理论的终值计算结果与按9进制的余数法的计算结果差值,推导出天干地支理论与八卦理论的产生逻辑。河图内圈的10数与5数,合计15数,以及按中心的纵横3数合计6数观察,10+6=16,内圈存在“15”与“16”数的寓意,其实就是告诉利用者,注意“15”与“16”的区别,若以中心圈数“5”数的线数观察,纵横线数各为“2”数,取绝对值“4”数,则乘数“60”与“64”(15×4=60,16×4=64),将在天干地支法理论中,以“60”为一个循环周期;八卦理论中以“64”为一个循环周期得以体现。若把“60”与“64”各自再扩大6倍,则“360”与“384”(60×6=360,64×6=384),与本研究的第2部分“表象与里象的实际运用”中,表2-33-3 的计算结果一致,分别是10的2次方与1次方的表里差值的结果。

以下表2-131为之前天地差中,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汇总,表2-131-1为余数法,表2-131-2为数之和值,除各项数值的合计值以外,还需关注零值的个数。以每一项乘数的天数与地数2的差值观察,至少有一个零值的产生。但差值为“±3”数时,天数与地数的差有3个零值的产生。即差值为{3,6}时,零值以外的差值共“6”数。

故若差值以1至8数作为一个组合考虑,{1,2,4,5,7,8}共产生48个差值(8×6=48)和6个零值,{3,6}共产生12个差值(2×6=12)和6个零值(2×3=6),合计差值共60个(48+12=60),零值12个。若把乘数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0”(零)值也一起进行统计,数之和值差值(0至8数)共产生的零值数为21个(12+9=21),零值以外的差值个数为“60”数。

 

             表2-131-1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余数法值)

131-1.png

               表2-131-2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差值汇总(数之和值)

131-2.png

表2-132 与表2-133分别对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小计值做天地合的汇总,表2-132 为乘数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0”(零)的汇总,表2-133 为乘数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1”的汇总。

2-132对应类型3中{7,7}与{9,9}的天数(顺算)与地数(逆数)的小计值,分别把横向差与纵向差按余数法和数之和值进行汇总。在横向的天地合中,细分第1个组合按“10”数的分类,为类型1与按“7”数的分类,为类型2。纵向的第1个组合分类,按“10”数的分类,为类型1与按“8”数的分类,为类型2。再对纵向的天地合,对“10”与“8”的分类按数之和终值进行统计,计算数差值(前数减后数)。

可以观察到,如果纵横的第1个组合均按“10”数分类,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按差值个数“9”数统计,均为“0”(零)值。之后的“9”数组合的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也均为“0”(零)值。但对应的横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为“43”数,余数法值为“50”数,差“7”数。而纵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结果为“15”数,余数法值为“17”数,差“2”数。若按数之和终值进行差值计算,纵向差类型3的数之和值的结果为“42”数,余数法值为“35”数,差“7”数。与横向的天地合的差值“7”数相等。这样的结果,可能表示的是第1,强调“7”数的重要性。第2,说明小计数的余数法并不是最终的算法,数之和终值的差值计算结果,可以使得横向天地合与纵向天地合的数值,进行差值计算,数之和值的合计与余数法的合计数,均有差“7”数的相同结果。

但因差值计算的关系,若保持差值方法的一致性,以数之和值减余数法值进行统一,横向的天地合差为“-7”(43-50=-7),数之和终值为“2”数。而纵向的天地合差为“7”(42-35=7),数之和终值为“7”数。所以,最终强调的是纵横合,“-7”与“7”的合计数为“0”(零)。这可能也是河图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之一。把{7,2}数放在河图的最上方,7数为阳,为白圈,而“2”为阴,为黑圈,按{-7,2}互为表里关系,则河图的最上方为{7,-7},代表着合计为“0”(零)值。7+2=9,7-7=0,有因{9,0}也同样互为表里关系,故“0”(零)值的保持,寓意可持久发展(九同“久”)。阴阳平衡才是最高的王道。

若按横向天地合的类型1与纵向天地合的类型3作为最终结果进行观察,第1个10数之后,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可发现,横向的数之和值合计值以每“42”数为标准,可持续进行。余数法同样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数之和值合计值以每“42”数为标准,可持续计算,结果不变。但纵向的数之和合计数不同,在纵向天地合的类型3,按数之和值进行统计的组合值,第1个10数之后,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以组合值“39”数为标准,可持续进行。而余数法的组合值,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以组合值“33”数为标准,可持续进行。“39”数与“33”数,与洛书的线数以及彝族洛书的线数可以匹配,具体有什么意义,在洛书中详细计算。这里认为“39”数与“33”数,差6数(39-33=6),与横向的最高值对应,在河图中,放入最下方,且与将来的八卦用“6”爻,从下往上增加爻数,应该有关联性。同时,最上方值的“7”与最下方的“6”,作为乘数得“42”数(7×6=42),数之和终值为“6”数(4+2=6),这样的安排将来对八卦图的表示也会产生影响。

以上的分析应该表明,在天地合计算中,乘数的数1与数2的数差为“0”(零)的情况下,第1个组合以“10”数为分类,最后的前后再差值均可以以“9”数为一个组合。差值合计值保持“0”(零)值的状态。

但若以天地合的数之和值,做前后再差值合计为“0”(零)为追求目标,则2-132对应横向天地合的类型2,以第1个组合为“7”数分类,前后再差值合计为“0”(零),之后以“9”数为一个组合。差值合计值保持“0”的状态。而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或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则第1个组合为“8”数分类,前后再差值合计为“0”(零),之后以“9”数为一个组合。差值合计值保持“0”(零)的状态。同时,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或类型4的数之和合计数值,无论是数之和值还是用余数法计算,最终结果都相同,只是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的第1个8数合计值为“12”,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的第1个8数合计值为“30”。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与类型4的后续以“9”数为一个组合,类型2的数之和值以“12”数为一个循环组合,余数法值以“15”数为一个循环组合;类型4的数之和值以“39”数为一个循环组合,余数法值以“33”数为一个循环组合,与第1个取10数分类的后续循环数值保持一致。

 

             表2-132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合汇总(差值为“0”)


2-133对应类型3中{5,4}与{3,2}以及{4,5}与{2,3}的天数(顺算)与地数(逆数)的小计值,分别把横向差与纵向差按余数法和数之和值进行汇总。在横向与纵向的的天地合中,均采用第1个组合按“3”数进行分类,计算数差值(前数减后数)。对天地合的合计值按数之和值(余数法)进行统计的,为横向天地合的类型1或纵向天地合的类型1,因横向余数法值中,没有“0”(零)值,故数之和值(余数法)的结果与数之和终值的结果保持一致。但是纵向的合计值中,包含着 “0”(零)值,故纵向天地合的类型2代表以数之和终值进行表述,与之前的2-132的结论一致,数之和终值的循环为最终结果。

首先观察{5,4}与{3,2},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1”数的情况,如果纵横的第1个组合均按“3”数分类,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按差值个数“2”数统计,横向天地合的类型1的数之和值计算的结果为“0”(零)值,余数法计算的结果为“-4”值,之后的“9”数组合的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均为“0”(零)值。但对应的横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为“8”数,余数法值为“15”数,差“7”数。而纵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结果与余数法值相同,均为“7”数。前数减后数的再差值不同,数之和值的再差值为“-1”,余数法的再差值为“6”。若按数之和终值进行差值计算,纵向差类型2的数之和终值的计算结果,数之和值的合计结果与余数法值相同,均为“16”数。前数减后数的再差值不同,数之和值的再差值为“8”,余数法的再差值为“-3”。由于{-1,8}、{-3,6}互为表里关系,用数之和终值表示,差“8”数与差“6”数。8乘6的48数,这个数值与将来的八卦用48数占卜有关。

2-133中,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正“1”时,若按第1个组合取“3”数,之后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其循环值与表2-132的数值相同。同时,前3数的数之和值,横向天地合的类型1的数之和值的合计为“8”数,余数法值为“15”数,差“7”数的结果与在2-132中,横向天地合的类型1的数之和值的合计值与余数法值的合计值,差“7”数的结果一致。而纵向天地合的类型1与类型2,按第1个组合取“3”数的合计值,分别为“7”与“16”数,按数之和终值统计,均为“7”数(1+6=7)。说明,“7”数在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正负“1”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数值。

 因此,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1”数的情况下,如果纵横的第1个组合均按“7”数分类,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按差值个数“6”数统计,横向的天地合的类型1与纵向的天地合的类型1以及类型2的数之和值计算的结果为“0”(零)值,之后的“9”数组合的前数减后数的数之和值均为“0”(零)值。余数法的第1个组合再差值,横向为“-4”值,纵向类型1为“3”值,纵向类型2也为“3”值。但对应的横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为“24”数,余数法值为“36”数,差“12”数。而纵向差类型1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为“11”数,余数法值为“15”数,差“4”数。纵向差类型2的数之和值,数之和值的合计为“38”数,余数法值为“24”数,差“16”数。

如果全部按数之和值减余数法值,24-36=-12,11-15=-4,38-24=14,{-12,-4,14}的数之和终值各自为{6,5,5}。因纵向类型1与纵向类型2在数之和理论中,终值相同,故只有“6”数与“5”数的区别。这样的计算结果在河图的中心圈数中,可以看到,实际的圈数为5个白圈,但纵横分类计算,为6数(纵向3个与横向3个,纵横合计为6数)。

最后,2-133,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1”数的情况下,按第1个组合取“3”数,之后以每9数为一个组合,进行分类,因{4,5}、{2,3}与{5,4}、{3,2}为天数与地数的关系,故天数与地数的表示与乘法的数1与数2的差值为正“1”时的数值虽不同,但合计数相同,故最终的分类结果仍然保持一致。

 

    表2-133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天地合汇总(差值为“±1”数)

   通过以上数之和值与余数法值的差值计算,无论数之和值还是余数法,得到的6个共同结论中,最重要的为以下2点:

(1)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保持一致,其横向与纵向的小计值相同。

(2)乘数数1与数2的差值为表象与里象关系,则横向与纵向的小计值保持一致。

  因此,根据这2个结论,重新观察之前的3大分类,把表2-111的3大类型19个数之和值的差值,在表2-134中,按差值的正负值进行排序,相同的数值为同一个种类,共分为11个类别;若按差值的数之和终值进行排序,除差值为“0”(零)值,在数之和终值中,不表示以外,其他的数之和终值共分8大类别。假设乘数的数1为“9”数,数2为“1~9”数,则数1与数2的差值为“0~8”数,若“0”(零)值不单独表示,则以数之和终值计算的数差只有8大类。所以,以上的计算结果,已经把所有的可以转换为数之和终值的计算都包括在其中,是一个完整的差值计算结果。

   

       表2-134 河图外圈的圈线数的差值种类统计

    134-1.png

          134-2.png  

 

可是,以上的结果为数之和值的差值计算,使用数之和值的好处在于只有1至9数的存在,“0”(零)值确认,但不单独表示,故不存在负数的计算。而实际情况,在10进制的计算中,即便是河图中,按阴阳与纵横区分圈数与线数时,表2-107圈数与线数的组合中,组合3与组合4各自有负数产生。如果这些负数不直接转换为数之和终值,而是以数之和值中的负数表示,仍然存在数之和值与余数法的差值计算,但与上述的差值计算是否有共同的结果,需详细计算。

因此,还需对组合值为负数的圈数与线数合计值,进行统计。同时,以上的数之和值计算结果作为天干地支理论与八卦理论的产生基础,可能是最终的计算成果。但河图是否也具有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倒退回去假设,如果表2-107的分类中,去除方位分类的计算,只采用纵横分类与外圈1&2分类进行计算,其结果将会如何;如果河图中的黑圈与白圈的正负数值并不确定,若有黑圈为正数,白圈为负数的假定,又会有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数学的好处在于计算,只要有假设,对应假设进行计算,其结果也将明确。故还需重新计算以下项目内容:

(1)出现负值情况下的天干地支法的计算。

(2)黑圈为正数,白圈为负数的河图外圈圈线数组合统计。

(3)新增的组合数下的全面计算结果。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428-1317191.html

上一篇:(第2部分 河图洛书)<第3节>河图中的天干地支法3
收藏 IP: 58.24.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