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草草收场的环保双簧说明了什么?

已有 3757 次阅读 2009-8-29 16:07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草草收场, 环保双簧

草草收场的环保双簧说明了什么?

文/水博

 

看到827日《中国经济时报》题为《金沙江环境公益维权事件追踪》的报道,我们发现:一场由个别环保官员和伪环保组织联合上演的环保双簧已经草草收场。该报道说“818日,环保部发出了《行政复议终止决定书》。本报记者从这一决定书上看到的说明是,绿联会通过与环保部相关司处对话沟通,充分理解了国家环保部在金沙江中游水利资源开发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审所做的积极而又成效的工作。为了支持环保部科学依法有效处理好西南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决定撤销行政复议申请。”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的相关法律规定。我们知道撤回行政复议的申请,一般只能由原告提出,并且必须说明撤回的理由。那么既然本案重庆绿联撤回的理由是“为了支持环保部科学依法有效处理好西南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那么显然就是说,原告已经公开的向环保部承认,自己提请行政复议的行为完全是一种不“支持环保部科学依法有效处理好西南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错误做法。否则,他就没有撤回复议申请的理由。

 

到此为止,曾经让人充满悬念的环保双簧,终于是以环保小丑打着自己的嘴巴的滑稽表演收场了。不过,《中国经济时报》的报道还有一点让人不可思议的内容。那就是在要求撤销环保部复议的同时“绿联会向国务院法制办邮寄《请求督促责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申请书》,提请国务院法制办协调督促,直至限期责令国家发改委受理绿联会的行政复议申请。”也就是说环保组织一方面向环保部承认自己的复议完全是一种不“支持科学依法有效处理好西南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错误。但同时还要坚持对国家发改委采取不“支持科学依法有效处理好西南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复议。这些表现已经足以说明,如果不是我们表演环保双簧的丑角的智商不够,那么一定就是为了哗众取宠,他们已经不惜把国家的法律当成儿戏。

 

通过这一篇报道,我们也不难解读到一些积极的信号。从环保部从一开始(7月30日)对环保组织的复议行为当面表示感激,到现在(通过沟通)动员其主动撤回,就说明这场欺骗人的环保双簧已经不能再表演下去了。环保组织在复议书中编造的那些谎言,已经不能再来欺骗“不明真相的”领导和公众了。例如,他们把国有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划开发的水电污蔑成是无序开发;他们把金沙江至今水电开发程度还是零的现实,非要说成是过度开发等等。于是,在环保部必须当众揭穿谎言对复议的要求做出明确的否定和让环保组织像小丑一样打着自己嘴巴的滑稽行为结束表演之间,他们还是选择了后者。

 

应该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报道文章中的另一句话,一语道破了这场环保双簧的天机“吴登明的解释是,‘绿联会与环保部应该是伙伴关系,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吴登明说他们与环保部是伙伴,虽然是有点吹牛的成分,但是,要说环保组织与某些环保官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默契”,那恐怕是绝对不能否认的。例如,几乎就在环保部发布叫停金沙江水电消息的同时,多次参加了伪环保组织反水电活动“江河十年行”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章轲就能发出配有金沙江照片的大篇幅报道文章。要知道这篇文章如果要是仅仅出现在《中国环境报》上,我们还可以设想这也许是国家环保部的组织行为。但是,出现在一个与国家环保部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报纸上,而且是由一个多次在报纸上公开造谣诬蔑中国水电的伪环保记者来完成这项特殊任务,我们几乎就不能否认,这种“默契”恐怕只能是个别环保官员的私下行为。

 

不过,无论如何既然现在环保双簧已经草草收场,那么下一步与环保组织共进退的环保官员接下来的表演,我们以已经不难预料到结果了。总之,我们将不难发现任何打着环保的旗号造谣污蔑金沙江水电开发、破坏国家发展的行为,最终一定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文章:《金沙江环境公益维权事件追踪》作者:杜悦英(中国经济时报2009-8-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252145.html

上一篇:“私人打假”的本质是行使公民的批评监督权
下一篇:水库移民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收藏 IP: .*| 热度|

1 尚松浩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