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科学的两重证据 精选

已有 5569 次阅读 2011-4-18 08:22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 标准

 
 
两重证据法”是王国维考证历史的方法:一重来自“纸上”,一重来自“地下”。他最辉煌的成就是从甲骨文发现了殷王的名字,证明了古史还是基本可信的。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先生的学术方法归纳了三个方面: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玁狁考》等皆是也。
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亦儿坚考》等皆是也。
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皆是也。
 
做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是很容易的,要紧的是比较的东西应该是独立的。司马迁见过的东西与我们今天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同,不同的东西能达成同样的结论,那才是可信而可靠的。
 
前两点确立事实,但未必形成思想。王先生比清代考据家们高明的地方是他还有第三点,用外来观念来归化旧有的材料——犹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当然,套西洋理论来解说中国历史,有时也像在长袍外套一件西式坎肩儿。可不管怎么说,理论除了材料外还需要理论来催生,所以第三点是必须的。
 
 王先生的方法还可以推广:一重是事实,一重是理论。这当然也是自然科学的两重证据。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道“真理”在原来的语境下有没有特别的界定,也不知道“实践”包括哪些东西。所以这句话也许有无穷多种解读,也就有无穷多个“标准”。具体说来,我还是喜欢相对论式的两重标准一个是事实的,一个是美学的。遗憾的是,在很多人看来,第二个标准“毫无道理”。在很多论文里,我们能看到惨不忍睹的“经验公式”,它们似乎是“很事实”的,其实只是对事实的丑化;那么它们当然不可能是任何自然法则的表象——除非自然也被丑化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自然法则都是比较美妙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34459.html

上一篇:大问题和小问题
下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科学观?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20 吉宗祥 张伟 蔣勁松 武夷山 李学宽 钟炳 赵宇 陈湘明 鲍海飞 唐常杰 谢鑫 肖重发 刘全慧 翟远征 刘用生 鲍得海 黎在珣 张水 luxiaobing12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