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五九六九,为什么沿河看柳?

已有 8214 次阅读 2019-2-20 12:3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前天路过柳下,家领导提出话头:“是我看错了,还是确实真的?这些柳树好像比冬天有了一点变化。”拙行接话:“你是对的。比起冬天来,柳条像是染了淡淡的黄绿色。这是因为柳芽开始膨大的缘故。现在,你可以看到高处柳条上的芽子,而冬天这是几乎看不到的。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现在正是看柳的时候。”

问题来了,为什么沿河看柳而不看别的树?

个人感觉,沿河看柳,看的不是柳芽绽放,而是柳芽开始膨大使柳条染上的淡淡黄绿色,远看下垂柳条组成的稠密柳冠像浸在黄绿淡烟之中,所谓“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就是这个状况。

网上没见相同的提问,只见一条部分提问:“为什么五九六沿河看柳,是因为沿河柳树早发芽吗?”没见答案。或许,这个问题太简单,不值一谈;或许,人们认为只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够了,凡事就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简直多此一举,杞人忧天。

或许有人会回答,柳树发芽最早。这是不错的,但是这个答案很不完会,因为接下来人们会问:为什么柳树发芽最早?为什么要沿河看柳?

沿河看柳,是因为柳树大多自然生长在河边。现在,柳树也大量种植在路边宅旁公园里,但在数九歌谣兴起的古代,种植的柳树不如河边自然生长的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种植的柳树难免被人为有意无意地选择过,柳芽膨大萌发的早晚也难免受到影响,尤其宅旁街边受建筑,小环境气温较高,导致树木发芽较早。沿河自然生长的柳树没有受过人为选择,其地又空旷,能够完全反映原生态物候。古代农民种地,主要根据动植物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落叶、休眠、迁徏等物候现象安排农事活动,必须准确掌握自然状态下的物候才行。因此非原生态的种植柳树不适于用来观察物候。

第三点。在水漫滩上,柳树种子可以发芽成苗,很多植物也可以定居,甚至芦苇一类宿根草本植物更是咬定水土不放松。柳树种子必须趁早攻城掠地,否则一旦该处植物茂密起来,柳树种子就插针难进,只有望地兴叹的份了。这同样要求柳树花芽及早萌发。柳树最先萌发的是抽生花序的花芽,不是抽生枝叶的叶芽。柳花很小,花瓣退化,只有雄蕊雌蕊齐全,以便完成结果繁衍后代的使命。其实,柳花长出花瓣也没有用。早春气温低,飞虫们都在美梦着,不会勤劳到为柳树传粉而早醒,就是早醒也徒劳,由于冷血体质,春寒料峭中难以飞舞自如,想传粉也是有心无力。柳树只能靠春风传粉,春风不识字,更不识花美。因此柳花不用长出花瓣以节省宝贵的营养贮备。

柳花从开放、受粉、坐果,到蒴果成熟开裂释放附生絮毛的种子,前后用时不到一个月,其间几乎无叶,所需营养几乎完全依靠树体贮备。柳树如此行色匆匆地开花结果传播种子,绝不是一句“柳树发芽最早”就能说清的。

柳树生长在河边,号称水柳,土壤中水分充足。虽然柳树花芽萌发早,土壤才开始化冻,但深层土壤不会冻结,仍有液态水存可供柳树根的吸收利用。加之柳树花小无瓣,开花坐果期间没有叶片,树体水分耗损少,只要根系吸收一些水分就够用。以而保证了柳树能够早发芽。对于沿河看柳,这也是重要的补充答案。

柳树是最早被我国古人关注的用材树种,这可以从“柳”字的结构特点看出来。一般认为,象形字、会意字出现较早,形声字出现晚。枣、桑、杏等果树名称用字都属象形字,出现较早,梨、桃、松等树名用字为形声字,出现较晚,无疑前者更早被古人大量应用而被关注到单独为其造一个字。柳字看似形声字,但其半边字符卯却不表示柳字读音。其实,柳字属于会意字,由木和卯两个字符会意而成。卯字在甲骨文时代有“宰杀、切割”的意思,与木字组合起来就会意为“被切割利用的树木”。柳树常被实施头木作业,伐用全部枝条,待其萌枝长到可用的粗度时再次伐枝利用。古人伐木工具简陋,伐用粗大树干非常困难,因而大量伐用萌枝能力超强的柳枝,发明了头木作业法,这也是柳被称为柳的关键所在。头木作业伐掉整个树冠,只留树干,因此,柳树在口语原本是“留树”,指“留下树干取用枝条的树”,由木和卯会意而成的“柳”字形象地表明了“留树”这个特点。由于柳树很早被古人利用关注,数九歌中出现“沿河看柳”也就理所当然了。

迎春、连翘等开花早,号称春的使者。其实,在古人眼里,在庄稼人眼里,柳树才是春的使者,一个不张扬而勤奋的春使。五九六九报春早,柳丝依依招福来。谢谢你,春柳!

2018-2-13初稿,2019-2-20定稿于兰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3219.html

上一篇:英雄休过夫人关
下一篇:麦苗委身于地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