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曾有过用诗歌普及科学的岁月 精选

已有 5060 次阅读 2011-8-18 06:17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曾有过用诗歌普及科学的岁月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1818日)

 

现在,科普著作的文体一定是非文学性的文体,但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用诗歌这种文学手段来普及科学的岁月。

那时,一篇学术论文可能有现在一本书那么厚,往往用诗体写成,洋洋洒洒。在植物学、天文学和医学领域,尤其如此。早在1791年,伊拉斯谟斯. 达尔文(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的祖父)就写下了咏植物的诗篇。到了19世纪初,类似的做法就时兴了起来。巴黎第三大学的文学教授Hugues Marchal研究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当时,人们觉得科学诗是促进科学的一种方式。诗人兼博物学家Rene-Richard Castel17581832)说:“诗人不要以讲授和推进科学为目标,只要能显示科学的好处、使人们热爱科学即可。”科学家们很欣赏诗人的举动,往往对宣传科学的诗篇加以认可,或是写下对这些科学诗的散文体评论。诗人们本来的诗材主要来自古典文学,此时却热衷于吸收科学新观念和新材料作为吟咏的对象。

这样的互惠关系并不长久,到了20世纪初,科学诗基本上销声匿迹了。20109151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一个研讨会,题目是“科学诗的兴亡”,旨在讨论这段特殊的历史。研讨会的组织者是蒙特利尔大学的Marchal PierssensMichel Pierssens,这两人正在主持一个名为Euterpe(希腊神话中主管抒情诗与音乐的女神)的项目,想把法国科学诗的演化过程梳理一遍。

研讨会上,巴黎笛卡尔大学的Muriel Louapre17921939年期间法国的科学诗作了统计分析。还有人讨论了天文学家Roger Boscovich17111787,出生于现在的克罗地亚境内,后来主要生活在意大利和法国,是神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外交官和诗人)于1779年发表的咏日食的诗篇以及这首诗与麦克斯韦尔、牛顿和开尔文的关联。有的学者分析了伊拉斯谟斯. 达尔文的科学诗对浪漫主义诗人群体的影响。有两篇论文分析了比较晚近的法国诗人兼小说家Raymond Queneau19031976,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同时修习文学和数学,毕业时拿的却是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位)发表于1961年的商籁体作品《百万亿首诗》,他在这些诗歌的形式中巧妙地运用了组合数学。天体物理学家Jean-Pierre Luminet在发言中论证说,科学诗在20世纪末有复兴之势。

Hugues Marchal认为,科学长诗在19世纪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初文学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专业化知识逐渐替代了宽泛的知识;科学发现的速度加快,诗歌的表现能力跟不上;文学界对直白地描述科学的那类压韵诗体嗤之以鼻。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穆伦堡学院的英语教授Barri J. Gold(他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热力诗学: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与科学中的能量》)论证说,人们的观念会影响到一些事物的命运。很多人(包括科技人员和非科技人员)固执地认为,科学无法用普通的语言传达给哪怕是领悟力很强的门外汉。这种想法被很多人接受为真理,那么,用诗歌来描述科学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他还认为,将科学与人文截然对立起来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而将科学与人文视作是密切联系的,则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最后,用我多年前翻译的伊拉斯谟斯. 达尔文的几句诗作为结尾。

他曾用蒲伯体的诗篇来反映其进化论思想,比如,在《自然神殿》中,他写道:

“无尽的波涛之下的有机生命

生养于海洋的珍珠般的洞穴中;

起初形态甚微,用放大镜也看不见,

它们在泥沙上移动,或将水体洞穿。”

在同一首诗中,他又描述了一种块菌的无性繁殖:

“于是,孤独的块菌在土里厕身,

从父系的茎中伸出块茎。

它自由地呼吸,没有雄蕊,

不是由种子诞生出的后代,不需要母爱。”

 

参考文献

Anna Lena Phillips Epic Science, American Scientist, 2010年,910月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76532.html

上一篇:“公众理解风险”教授职务问世四年了
下一篇:政客与尿布(外二则)
收藏 IP: 219.142.134.*| 热度|

23 孙国涛 王芳 钟炳 李泳 刘晓瑭 张玉秀 陈奎孚 吴吉良 邢志忠 陈湘明 雷栗 赵金丽 张焱 黄锦芳 卫军英 柏舟 郑融 王桂颖 彭真明 杨月琴 全嬿嬿 fishman936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