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人文学科的模式 精选

已有 7446 次阅读 2018-4-17 06:16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文学科的模式

武夷山

英国《交叉学科评论》季刊2018年第1期发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艺术、文化、历史与文物系助理教授Chiel van den Akker的文章,What are patterns in the humanities?(人文学科的模式是怎么回事)。原文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3080188.2017.1296265

他概括了关于模式的8个命题。

头四个命题是美国哲学家Daniel Dennett1942年生)在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哲学杂志)1991年第1期的论文Real Patterns(真实的模式)中提出来的,Akker支持其看法。

1.  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出解释的能力(我们很少明确地行使此能力)取决于我们对这些行为做出预测的能力

2.  当我们将行为者的(可观察行为)付之……某种意向立场时,模式则可辨识出来。

3.  当且仅当有某种高效的方式描述一个系列时,该系列才不是随机系列,即该系列具有模式。

4.  两个人面对同样的数据,也许感受到不同的模式,但既然我们有着不同的关切点和视角,感受到的模式不同并不能视为分歧。

其余四个命题如下:

5.  模式可以人工识别出来,亦可机器识别。

5.1  机器识别往往比人工识别更高效。

5.2  某些模式恐怕只有机器才能识别出来,另一些模式则只有人才能识别出来。

6.  模式可以被证实或否证。

7.  模式与叙事并不矛盾;它们只是提醒我们注意那些被描述的事件。

8.  要想对某种趋势做出解释,就需要诉诸该趋势背后的模式。

文章的结论说:对于在某一行为中发现的模式(无论是人工识别还是机器识别出的模式),我们应持意向立场。采取意向立场,有助于学者对那一行为做出解释。例如,由于我们对自己的宠物采取意向立场,宠物获益良多。

在模式识别方面强调意向立场的另一理由是反对这样一种看法----只要在人文学科研究中采用计算技术,就可以创造出一门预测性的历史科学,从而对“文化是否遵从决定论的法则”这一问题给出正面的回答。

学者们对模式感兴趣,是因为模式解释了行为,而不是因为模式解释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机器所识别出的模式需要阐释,这是数字人文学者也倡导的。

人工识别的模式也好,机器识别的模式也好,都是意向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这方面讲,在人文学科中引入计算技术并不会改变人文学科。

文中举了两个数字人文研究的例子,其一是:Franco Moretti(博主注:他是意大利文学学者)用计算机处理了1740-1850年间发表的7000篇英国小说。他首先考察了小说标题的长度,其次考察了标题中词汇的类型,后来又考察了标题所采用的formulae(配方?)。该时段的头25年间,小说标题在10-20个词之间波动;到1770年前后,标题长度降为10个词左右;到1790年,降为6个词左右。然后,直到19世纪中叶,标题平均长度为3个词。他观察到,在他考察的这110年间,英国小说数量猛增。于是,各种杂志开始发表对小说的评论文章,小说市场逐渐火热,那么,小说标题是否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就至关重要。于是,标题逐渐变短。

前述第7条命题是:“模式与叙事并不矛盾;它们只是提醒我们注意被描述的事件”。在本例中,小说标题越来越短,这一事实(模式)提醒我们注意:杂志开始发表书评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市场变化了)。

对于此项研究,用人工统计来完成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累死人----7000篇小说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09374.html

上一篇:[转载]唐宁 | 科技创新需要有耐心的钱
下一篇:美国政治讽刺作家P.J.O\'Rourke语录
收藏 IP: 1.202.65.*| 热度|

15 邹晓辉 徐令予 郑学军 李颖业 强涛 杨金波 陈楷翰 曹广福 姚伟 黄永义 赵凤光 周春雷 王启云 zjzhaokeqi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