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hb

博文

一山能容二虎 (1):一盘散沙

已有 3628 次阅读 2015-4-11 01:15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詹红兵(2015-2-16



一山不容二虎是许多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意思是说在一个领域只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即俗话说的老大。这句话的最初来源众说纷纭,但其悠久的历史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根据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理论,一山不容二虎的思想能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几百几千年而不衰应该是有其深层社会原因的。其中之一应该是生存的需要。


试想一下,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又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竞争对手的威胁。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这个道理。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要统治中国这样一个地形复杂,通讯交通极为不便,文化差异巨大,风俗习惯迥然不同的大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分而治之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势力的合纵连横都将是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山不容二虎可能就成为统治阶级最喜欢提倡,也最愿意看到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


一山不容二虎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各阶层里都普遍存在而且有许多的衍生现象。比如人们常说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还有“既生瑜,何生亮”,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国武侠小说里一个永久的话题也是:谁是武林第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也是:谁是最红的明星?谁是最有权的领导?谁又是最有钱的土豪大款?


一山不容二虎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一般散沙的严重后果。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也给一般散沙现象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极好的温床。小农经济不需要大规模的合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就可以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长此以往,渐渐培养了中国人较强的家族观念和相对淡薄的国家概念。这种重家而轻国的思维习惯极不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容易导致一般散沙的后果,其结果是消弱了整个国家的实力。


还记得刚到德州农工大学工作不久,我就发现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极多,其中有不少是我喜欢的历史方面的书,让我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欣喜。记得在1997-1999年的暑假,我那时还不像现在这样每年暑假回国工作,我经常在工作之余泡在图书馆如痴如狂地阅读各种历史书。


印象深刻的一套丛书是美国政府出版的二战史。其中有一册是专门介绍中国国情的。我记得开篇第一句话就是“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but is not a big n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英文里的country nation翻译成中文虽然都有国家的意思,但country指的是版图,nation指的是精神凝聚力。


当时我就觉得用这句话来描述二战时的中国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的确,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地方势力割据一方的现实让本来就积贫积弱的中国变得更加民不聊生,也让弹丸之地的日本有机可乘,达到霸占中国的阴谋。


中国人一盘散沙的现象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我真正认识到它的危害还是在美国生活的这241991-2015)。一般散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在海外的广大华人社区也几乎被完整无缺地继承下来。大家只要看看海外华人社团名目繁多,互不买账,有时还互相拆台等等做法,就可见一斑。其结果是整体消弱了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


一盘散沙的现象虽然在世界各民族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说中东和斯拉夫国家里不同宗教势力的彼此倾轧等,但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绝对是一朵奇葩,有实力在这一领域夺冠。


如果说一盘散沙仅仅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已,那还不算大问题。关键是这一文化现象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过很大的灾难,也有可能在将来很长历史时期里束缚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其后果就变得相当严重。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段屈辱的近代史。在那个黑暗的时期,中国的国土,主权任由别人宰割,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降低到冰点。西方列强和日本之所以能成功地将中国变成一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一方面是他们自己最大程度上地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人一盘散沙的特点,各个击破。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八国联军协同作战,而只是一个西方国家来打中国,那么,胜败如何,还真不好下结论。


一山不容二虎的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创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而强大而高效的团队乃是解决各种关键社会和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别的不说,就拿我所熟悉的学术圈来说吧。要想建立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派或攻克一个科学难题,不集中许多的“老虎”(大师)在一起协同努力,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目的。这一点,国外的许多取得过重大突破的科学团队都有类似经验。


对于科学研究来讲,去讨论谁是最优秀的大师,谁是第一高手其实都没有意义。因为在复杂的大自然面前,以人类现有的智力水平,哪怕是最有能力,最聪明的学者,都顶多像一只小蚂蚁站在一头成年大象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这个时候,如果一群蚂蚁在那里喋喋不休的争吵哪只蚂蚁最大最强壮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可笑和可悲的。


就拿我所从事的水文学为例,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圈,土壤圈,岩石圈里不停地运动,涉及到各种时间和空间尺度,同时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控制,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任何一个水文学家要想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点点贡献,几乎都要联合不同学科的高手共同努力。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在国外见过的取得巨大成就的学者有许多就是持着一山能容二虎的态度。他们越是有成就,就越是愿意靠近,吸引,和联合本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一起做更大的事业,面对更大的挑战。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单个人所无法企望的更高的目标。


一山能容二虎的目的就是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有力的竞争。至于说在这个团队里,谁坐第几把交椅,就自然变得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了。


比如说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尼尔波尔所创建的哥本哈根学派,就是因为波尔吸纳了一大批大师级的物理学家来到波尔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结果。当有人问起波尔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没有任何秘诀,我就是不怕在年轻人面前丢丑而已。波尔身为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大师(老虎),从不担心被别的“老虎”影响地位,其结果是成就了其它学者望尘莫及的伟大事业。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共两党联合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是一山能容二虎的一个典型例子。尽管两党政治分歧极大,但是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两党求同存异,联合社会各界各阶层,形成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为最后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再来看看大家熟悉的三国故事。当吴国和蜀国联合起来共抗魏国,周瑜和诸葛亮两大高手协同一致时,一代枭雄曹操虽手握重兵也奈何他们不得,最后还在赤壁被火烧连营,大败而归,这正是一山能容二虎的胜利。但是后来,当周瑜难容诸葛亮,吴国和蜀国的联盟破灭,结局就很悲惨,周瑜还因此丢了性命,这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失败。


正如一山不容二虎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一山能容二虎也有其生存的原因。在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或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或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唯一能够增加取胜几率的手段就是尽可能地联合各种力量,尤其是那些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力量来壮大队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当前所面临的大多是一些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科学问题。那种一亩三分地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已经渐行渐远,而且永远不会再出现。在这样新的形势之下,一山不容二虎的思想就如同腐朽的封建社会一样,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取而代之的就应该是一山能容二虎的高度协作精神。


我衷心地祈祷中华民族能早日甩掉一山不容二虎的陈旧思想,为国家的富强兴旺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不这样做,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只能是一场白日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5232-881471.html

上一篇:大学开放日与物理工程节
下一篇:1-寻觅美食
收藏 IP: 107.77.72.*| 热度|

2 杨正瓴 张士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