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警惕科研领域里的黑社会现象

已有 4059 次阅读 2015-12-7 19:0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前言    

      网名为“求真留实”的网友在华科网上发表博文,内容如下:《真科的火热和伪科的冷漠:张生家对话施一公》

经张生家授权,公布他近日与施一公的短信:
————————————————————————————————————————
一公,还是希望同你当面沟通为好。学校的三点调查报告也出来了,我以清华生科院的名义发出的磁遗传学的文章并没有错,学校无礼解聘我的决定是错误的,你作为我的上司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帮我恢复我的工作,薛校长也说过学校只是暂时停办我的外专政,也有再办的可能性。现在事情的真相也已国内外都知道,对我冤案的平反于你于清华都是有利的。也是对我家庭从灾难中走出的第一步。希望得到你的回复。生家
————————————————————————————————————————
生家,你好,学校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信息之后,按照有关规定做出了中止你入职的决定,希望你理解并接受。应你的要求,学校或学院会给你提供一个关于文章的简短说明,也许你会用得着。我理解你对科学的兴趣和执着,但人总是要向前看、不能偏执,所以,我作为生命学院的院长,希望你接受现实,冷静思考,仔细想想今后如何继续你的科学研究之路。当然,我也建议你多咨询其他同事和朋友。一公
————————————————————————————————————————

    这篇博文的内容是否属实,我想不必怀疑,因为其与各网站陆续所发各方信息可以呼应。我以此为由生发感慨,写了这篇文章。

正文


   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季广茂教授因为受到别人批评,写博文谩骂,称对方为“屁眼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惊讶知名大学教授如此使用语言暴力,写了一篇博文,名为《警惕高校的黑社会现象》。我得知后,上网搜索,不见踪影。询问后得知,因不合时宜,已被“和谐”(非方教授原话,撮其大意)。方教授是读过三个985大学(包括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又是知名的才子,文章温雅而有功力,为我所钦佩。但说起来,这篇文章我虽未读过,从立意看,却觉得不够到家。依我的浅见,黑社会的典型表现,不是某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的不合社会规则的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现在回到正题。以上两条信息,使我将其与黑社会产生了联想。这一联想基于以下事实:

   第一,所谓“张生家抢发论文”案,经各界朋友根据陆续发布的事实,已经可以证明是一个冤案。清华方面也已基本查清事实(如果这么长时间还查不清,那么就只是官僚主义,而与黑社会无关了,因为黑社会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但因为政策法规之外的情事而得不到公正处理,甚至部分事实至今还被埋在黑箱中。这与执政党提出的包括“公正”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不相符合。

   第二,施一公先生在回复中,指出清华处理张生家是基于“综合考虑各方面信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应该是与当事人之一的鲁白有关,可能还有涉及此案的饶毅等人的因素。不以事实及法律行事,依各当事人及所在社会阶层、社会组织中的利益和地位为出发点行事,恰是黑社会行事的重要特点。

   第三,施一公先生在回复中说:“应你的要求,学校或学院会给你提供一个关于文章的简短说明,也许你会用得着。“这一回复既暗示了事件的某些背景(如清华当局对张生家是否涉嫌剽窃或有其他学术不端的认定),又显示了施先生的温情一面。我在《光明日报》上读到过施先生回忆乃父的文章,对其颇有好感。回复所反映的温情,证明了我的印象。但温情不等于与黑社会无关。与一般人的印象相反,许多黑社会人士往往行事是充满人情的。这里,我要郑重声明本文并不定义施先生为黑社会人士,只是针对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有关科研领域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现象的学理分析,且所论重点在组织而非个人。

【附言】:前些天,读某位重要人物的革命回忆录,说到革命党,包括我们党,早期的活动都带有一些黑社会性质。现在我们执政已三分之二个世纪。当年的泥腿子的儿孙们早以公子王孙自居。为何还会容忍治下有这种黑社会现象呢?这是令人三思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941705.html

上一篇:一条留言回复的学理分析
下一篇:与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的一点交往
收藏 IP: 222.31.127.*| 热度|

7 陈楷翰 戴德昌 刘学武 尤明庆 杨力 fishspeaker zhanghongy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