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博文

师恩深似海(一)——他差点成为我的导师

已有 4079 次阅读 2015-3-23 09:13 |个人分类:情感交流|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学, 北京, 感恩, 毕业, 植物学

他,是我大学的植物学老师!他乐于和同学相处,所以深受学生喜欢,但他不会任由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于是,他自然而然成为我敬仰的老师,而我,也极幸运地成为他最照顾的学生之一。

他周末有时间会自己开车带我们去西山一起认植物,我的植物分类知识很多从那而来。毕业实习时,他是我们小组的领队,那时组员基本都是家庭贫困的孩子,他担心我们钱不够用,中途硬是帮我们垫了一些钱,但后来再不让我们还……

准备报考研究生时,我心里毫无疑问地想报考他,但还来不及表达,他就主动给我推荐现在的导师,另一个德才兼备的老师。他说希望我尽量考到外面去,母校的科研条件毕竟不够优越,留下来对我发展不是最好。而他推荐导师,是因为导师是一个为人处事很好的老师。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导师的研究生,因为他的话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也主动向导师推荐我,并在整个招考过程中不断地帮助我。可以说,没有他,我大概是进不了中科院学习。如今5年研究生即将结束,我真的要感激他当初无私的推荐,让我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导师,毫不夸张地说这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欲知其中原委,且听下回分解)。

毕业之际,为感谢他对我的帮助和信任之恩,我画了一只驻足的《鹰》送给他,画得很丑,因为我几乎没有上过像样的美术课,但我只想用我的方式送他一份礼物与感谢。画的寓意是“驻足的雄鹰,是为了飞得更高更远”,希望他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绩,也祝愿他的孩子能早日一飞冲天。他很珍视,一直放在他办公桌上许久。在我大学毕业之日,他主动开车把我的行李从母校送到植物所;当我离开实验室前往北京时,他又主动开车把我的行李接回到他的研究室,直到我从北京回来!


送给老师的《鹰》,那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画“国画”。

尽管与他师生缘份已尽,但情谊从未中断。他来北京开会,还在挂念着我,问我需不需要他帮忙,是否需要从故乡带什么东西,那一刻,忍不住热泪盈眶。在北京的日子,我有时会在QQ上和他聊天,问候他,每次他都会回复,而且很详细的跟我讲他的近况,他常常会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学英语,给我讲为人处事的道理。更令我感动的是,他每次都会问我是否需要他的帮忙。他有时会带本科生到植物园实习,也会常常的联系我。有一个周末,他和学生在园子里学习,我在宿舍做好了饭菜,想请他到宿舍一起吃饭,可惜他太忙,没有及时接到我的电话。但我想,即使接到了,他来的可能也不大,因为他大概不会抛下学生不管。还有一次,他的课题组年终聚餐,因为就在附近,他把我也叫去参加,俨然把我也当作他的学生。

后来,随着实验的加重,我与他联系又少了许多,我也不敢再在QQ上打搅他,只能在节日里送去一个问候。最近的一次见面是去年秋天,他邀我回母校打羽毛球,虽然技术还在很烂,为了能见见他,我如约去了一会。我也心里惦记着有机会请他到植物所一起打羽毛球,但却至今没有做到。回到昆明的这几年,其实每次教师节心里都想过应该抽空去看望他,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天,才发现“那一顿饭的功夫”也不容易……

      我如何能得到他的器重与信任,是一件连我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事,我只知道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三生有幸。他对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感到说什么话都显得苍白无力,更别说送一件礼物,吃一顿饭。我唯有将他的教诲用来塑造自己的灵魂,将他的厚爱用来激发自己的斗志。

      师恩难报,我想,博士毕业的谢师宴里不能没有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8137-876542.html

上一篇:做实验的小黑屋
下一篇:读研 前·中·后
收藏 IP: 14.204.64.*| 热度|

8 王振亭 张晓良 尉石 吕宝亮 李志俊 刘淼 施添锦 zousu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