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谁动了BBRC的影响因子 精选

已有 29693 次阅读 2013-3-13 17: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原因, style, 影响因子

刚刚写的一篇关于BBRC影响因子下滑的文章,已经被推荐为置顶,有老师建议分析一下这个杂志影响因子下滑的原因。补充后发现内容写多了,另发一文。

先明确一下,所谓这个杂志影响因子逐渐下滑,也就是最近7年,从2005年的3分,经过7年时间,下降到2.5分,绝对值只降低了0.5分,这个0.5分背后的真实含义是4000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下降了2000次的引用,平均年度下降300次左右,这个确实是比较大的问题,对一本杂志来说应该引起重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老牌生物化学期刊美国的JBC和英国的BJ影响因子也都跌破长期坚守5分线。2012年的影响因子将可能降低到4.5,也可能存在类似因素)

原因一、论文的学术质量下降是根本

原因主要是来自开放获取发行期刊的挑战,目前国际上开放期刊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杂志都大量被SCI收录,例如BMC公司的194个期刊,Plos One航母级杂志,这些杂志采用更符合发行潮流的方式,大量吸收稿源,而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不低,而这些新型期刊中,和BBRC档次存在类似的稿源,过去的稳定稿件分流必然导致整体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下降,这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原因二、该杂志的出版模式

BBRC作为一个传统的大型学术期刊,追求的是新和快,这从其杂志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发表在这上面的论文特点是短小精刊,而这样的论文在其他许多杂志上只能属于Letter级,在最著名的Nature系列期刊上,Letter的数据量都远远超过BBRCarticle。由于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不把Letter作为论文看待,但引用次数仍会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BBRC的这一政策,可以说是很利于一些新发现新思路的快速传播,但在现在网络化时代,其他期刊的灵活性已经没有太多优势。而由于该杂志的论文往往信息量和篇幅都比较小,这显然不利于引用次数的增加。

原因三、该期刊少收综述性文章

由于综述性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比较高,许多期刊就是借助这种方式提高杂志的被引用次数。BBRC虽然也有少量综述,但数量非常少,而且,由于受到篇幅限制,即使发表在这个杂志上的综述性文章,也往往属于微小综述,对提升引用次数没有明显优势。

原因四、可能是更重要的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领域的热度在下降,看生物化学领域的大事件:1903年,Neuberg 首先使用“生物化学”一词;1944年,麦克劳德和麦卡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5年,Sanger (英)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建立.(美) ;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08年,美籍华人钱永健,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堂侄,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化学物来追查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反应,钱永健改造绿色荧光蛋白取得多项成果,世界上目前使用的荧光蛋白大多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虽然现在属于生物物理的大热点如结构生物学基本上都被CNS收获,低端杂志正在进入低谷已经成为现实。

建议该杂志修改杂志的发行模式,选择开放获取发行模式,灵活把握论文篇幅,将短小论文定义为letter,增加长篇综述的数量。最后预测一下这个杂志2012年的影响因子:2.34+(数据为2010年和2011年论文总数量3651篇,2012年目前被引用次数8544)。由于存在时间差,目前这个预测肯定偏低,相对这个杂志,Plos One目前预测影响因子只有3.41,比去年减少1.04,而JBC目前的预测影响因子只有4.51。和JBC和Plos One比较,BBRC目前的表现可以说不俗。而今年JBC和Plos One的新影响因子反而会让一些人更加吃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70001.html

上一篇:BBRC影响因子下滑是因为中国学者灌水?
下一篇:英语关键是怎么学的问题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11 刘全慧 张南希 许培扬 牛登科 徐耀 苏光松 何学锋 zhangling yunmu liuyanxn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