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美国CDC关于预防狗咬的建议 精选

已有 25828 次阅读 2012-11-6 13:43 |个人分类:防控战略|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美国, 建议, 预防, CDC, 狗咬

目前狗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狂犬病,每年造成全球5万多人因狂犬病死亡。除了狂犬病以外,狗还可能对人造成直接伤害。由于狗与狼从生物分类的角度看其实是同一种动物(可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狗也天生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狗将人咬成重伤甚至直接咬死的事件在世界各国都经常发生。通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伴随有宠物(主要是狗)数量的迅速增加,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今后在全球狗直接咬伤人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美国已消除了家犬中的狂犬病,在美国被狗咬伤是不会感染狂犬病的。但据美国最新统计,美国狗的数量已达7500万,狗与人的相对比例高达14,是全球最高的(全球平均比值在110左右)。狗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在给人类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危害。美国CDC针对被狗咬伤这个问题,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防范的建议;这些建议已经过多年的修改和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1. 美国狗咬人的问题有多严重?

都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50万人被“最好的朋友”咬伤,其中大约1/5(88.5万人)伤情严重,需要请医生进行处治。在2006年,美国有超过3.1万人因被狗咬伤太严重,以至需要接受整形外科手术。2005-2010年的6年间,美国每年直接被狗咬死的人数在23人到34人之间(平均为28.5)

2.谁面临的危险最大?

儿童:在儿童中,5岁至9岁的儿童被狗咬伤的发生率最高。在被狗咬伤后,儿童比成年人更多地需要接受医疗护理。

成年男性:在成年人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咬伤。

被狗直接咬死的人中,小孩和老人占总数的80%以上

家中养狗的人:在儿童和成年人中,家庭中养了狗的被咬伤的发生率较高。家中养狗的数量越多,被狗咬伤的发生率越高。与家中不养狗的成年人相比,家中养了两只或更多狗的成年人被狗咬伤的发生率增加5倍。

3.怎样防止被狗咬伤?

狗咬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人和儿童可以学会如何降低被狗咬的机率。

3.1.    在你将狗引进你的家以前首先要考虑:

咨询专业人员(例如,兽医、动物行为学家,或负责任的饲养员),以了解什么品种的狗最适合你的家庭。

有孩子的家庭不适于引进过去曾有攻击行为的狗。

注意发现一个孩子是否特别害怕或担忧与狗相处。如果一个孩子似乎特别害怕狗,在携带犬只进入您的家庭前要多观察、等待一段时间。

在购买或收养一只狗之前,花些时间熟悉狗。有婴儿或刚学走路的幼儿的家庭在引进狗时要特别当心。应当对所有的狗进行阉割或卵巢切除(可降低其攻击倾向)。

永远不要让婴儿或幼童单独与任何狗呆在一起。

不要与狗玩打斗性的游戏(例如摔角)。

对进入你的家庭的任何狗应进行培训,使之有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教狗学会表示顺从的行为(例如,翻滚至将腹部暴露、可放弃食物而不咆哮)。

如果狗突然出现攻击性或不良行为,立即寻求专家的意见(如兽医、动物行为学家,或专业的饲养者)。

3.2.给儿童的安全提示

为了防止儿童被狗咬,应当让儿童了解以下基本安全提示,并定期重复对儿童进行提醒:

不要接近陌生的狗。

不要从狗的身旁跑过同时发出尖叫。

当一个陌生的狗向你靠近时,要保持绝对静止状态(“静如松”)。

如果被狗扑倒,尽量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并静静地躺着(装死)

如无成人监护,不要与狗嬉戏。

首先要确保狗能看到你并能对你进行嗅探,然后才能开始与狗嬉戏。

如发现流浪狗或显示出异常行为的狗,要立即向成年人报告。

避免眼睛直接与狗长时间对视(可能被误解成是赌气、挑战)

不要打扰正在睡觉、吃东西或照顾小狗的狗。

如果被狗咬伤,要立即告知家长或其他成年人。

据中国CDC相关部门今年4月发布的调查资料估计,中国犬只数量为1.3亿只,已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与狗数量的比例大约为101,与全球平均比值相当。

中国狗的数量继续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如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人与狗的比值为41),中国将拥有3亿多只狗。中国作好应对3亿只甚至更多狗的准备了吗?如何做好狗的计划生育和全面管理,防止狗引发的狂犬病和其他各种可能的危害,是对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严峻挑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29796.html

上一篇:美国每年有将近30人直接被狗咬死,中国有多少?
下一篇:改变观念:狗与狼其实是同一种动物
收藏 IP: 76.167.171.*| 热度|

7 孔祥天 杨祎罡 严少华 吕喆 董全 申晋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