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科学网首页头条转的是中青报的文章:《年轻一代离科学越来越远》。很震撼的标题。看了内容才知道,其实是:“与科学家越来越远”(见文中的小标题)。
“离科学越来越远”是令人担忧的,但是客观地(从国家和社会逐步现代化的角度)说,“与科学家越来越远”是令人欣慰的。
如文中所说,“中国有超过50%的学士学位是授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生,而在美国,只有17%的学士学位是授予这些领域的学生。”这个比例是惊人的!其结果是我们培养了过剩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缩写,见中青报原文)学生——从过去30年构成出国留学生主体(近年来有所改变)的STEM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其中占相当大百分比的人后来从事了非STEM行业的工作。更说明问题的是,国内现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吸纳取得STEM领域学位的学生:
——直接就业的STEM学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基本上已经不再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笔者知道的直接就业的理工科学士和硕士,就业岗位几乎百分之百在工业界、法律界、金融界、国家机关);
——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已经很难在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所获得教学、科研职位(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求两年以上的博士后经历)。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STEM人才缺乏”显然很容易误导年轻人。
笔者记得很清楚:80年代时,不知哪家智囊机构统计的,说美国将面临物理人才缺乏。而90年代一开始,物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岗位却突然变得“一职难求”——预测与现实截然相反!造成了整整一代美国物理学生的失业、转行的痛苦挣扎。他们甚至在APS会议上专门组织过几次Town Meeting(群众大会)讨论过这个Issue。一段有意思的插曲是:大家都要求找出到底是谁作出了误导整整一代物理学生的“美国将面临物理人才缺乏”的prediction,结果却是同哈尔滨塌桥事件后有关部门的最初回应一样:谁也找不出来是最初是哪家智囊机构或者是哪个专家作出的这样的判断!最后整个事情不了了之。
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是经历了STEM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的过程——这是与STEM相关的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欧、美、日都在70%或者更多)的直接结果。
因此,一个国家的下一代,“离科学越来越远”是令人担忧的,而在择业方面的选择“离科学家越来越远”则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必然反映。
当然,这是大趋势。具体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发展总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一些过去国家没有足够经济力量去发展的领域里,突然增长的人才需求会远远超过平均的需求(全国范围、整个科学领域的平均、以及该领域世界范围的平均)。
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做深入细致的STEM人才需求研究:
1)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STEM人才需求的发展曲线,并与我国发展过程中STEM人才就业状况的曲线做对比,找到我国现阶段所处的位置,以此来判断今后发展的总趋势;
2)研究不同领域今后五年、十年发展对该领域STEM人才的具体需求,对比目前该领域人才培养的能力,判断这些具体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泛泛地谈“STEM人才危机”(也是中青报文章的小标题),有可能会重蹈当年美国人误导物理学生的覆辙。而在career方面的误导,对说话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次失误,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就是终身憾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