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让我们这一代人很有苏联情结。他曾经被想象为是我们的明天。少先队,共青团,锤子+镰刀的标识,……。
从小我们就喜欢看那些黑白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列宁坐着那笨重的火车来到圣彼得堡,发动武装起义。他那煽情的演讲曾经让我们无比激动,“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当然,在后来才知道,那是中国演员配的音)。大个子瓦西里骑在风驰电掣的战马上,挥舞着军刀,高呼“为了列宁,前进!”。我们也学着英雄样子,呼喊着那时尚的口号“乌拉!”我们永远相信,勇敢、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苏联红军是所向披靡的。
中学的语文课本收录了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 (现在这成了赵本山小品里搞笑的段子)”。那个年代,读这个几乎是仅存的洋作家的作品是一种时尚,尽管压根儿就欣赏不出个子丑寅卯。还有《母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现在早已经不记得书中都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高尔基小的时候很苦,擦过皮鞋,还被老板娘打。那时还在好奇地想,高尔基还能吃上面包,这也不算穷啊?在我们眼里,吃面包也许就像现在吃龙虾差不多,后来才知道面包是不一样的。
另一个偶像是保尔×柯察金。钢铁般坚定的意志,理想主义者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了革命事业一往无前,共青团员曾经是那样的伟大、崇高。在被那些故事激动得血热之余,也觉得他与冬妮娅的初恋是那样的美好。可就是想不通,他俩咋就没成呢?在小人书上看到,冬妮娅穿的那水手服上衣和短裙子一配,真的是太美了。
再往后,班级上还组织学习过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至于到了大学,有时候同学们之间还在讨论,为什么帝国主义垂而不死呢?
还有那一首听就是异国情调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时被说成黄色歌曲。嘴上不敢说,心里谁都痒痒地想听,偷着听。“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你想干什么?想入非非不成。你爱听,说明你免疫力低下,思想不够进步。
。。。。。。
苏联、俄罗斯,他究竟是什么样一个国家,俄罗斯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今天的俄罗斯,还算是超级大国吗?大国的兴衰,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启迪?眼见为实!非常期待一睹你的风采。终于在莫斯科有了一个会,又给了邀请报告。不用说,必须去,虽然签证很麻烦。
有部电影叫做《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那么他相信什么?去看个究竟。莫斯科,我来了!
2012年6月19日摄于列宁大街。
2012年6月20日摄于火箭纪念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