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微软学术搜索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评价功能很强

已有 5133 次阅读 2012-3-22 16:09 |个人分类:信息检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Microsoft, 搜索, 研究员, 微软, 详细信息

       最近,我去几个地方讲如何获取科研信息?介绍了很多搜索引擎,我认为微软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至今还是最强大的。信息资源、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方面很强,很有特色。大家应该多利用,一定对自己的学习和科研有所启发和帮助。
 
      微软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是微软研究院开发的免费学术搜索引擎,它为研究员、学生、图书馆馆员和其他用户查找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权威期刊、作者和研究领域等提供了一个更加智能、新颖的搜索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对象级别垂直搜索、命名实体的提取和消歧、数据可视化等许多研究思路的平台。
       当您的查询与系统的记录完全匹配时,微软学术搜索会自动地跳转至该对象的详细页面。该页面提供了论文、作者、机构、会议、期刊或关键词等信息。
   您只需单击微软学术搜索的任何页面上的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机构名称、会议名称、期刊题目或关键词,就能获得列出相应对象的详细信息的页面。
 
 
微软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
 
 
  H-指数
  H-指数是乔治·赫希提出的一种评价科研人员生产力与影响力的方法。赫希定义一个科研人员的h指数为在一定期间内他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H-指数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机构的生产力与影响力。我们基于以下的论文数量计算该指数:(a)由当前属于该机构的作者所创作的论文;(b)由从论文提取出来的元数据显示曾经属于该机构的作者所创作的论文。一个机构的h指数指的是一定期间内该机构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G-指数
  G-指数是基于研究员被引次数的分布来评价研究员的另一种方法。该指数由Leo Egghe提出,一个研究员的g-指数指的是他的g篇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平均有g次被引,g是可能的最大数目。
 
 
 
微软学术搜索 帮助中心
 
 
学术搜索利器——微软学术搜索

http://www.chinaz.com/news/2011/0525/182992.shtml

 

微软学术搜索项目:10个版本的开发历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edc7a0102e4nb.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550589.html

上一篇:民声网和乌有之乡还能说点真话
下一篇:中国医改是一场社会革命
收藏 IP: 114.255.123.*| 热度|

1 王水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