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归不足现象及原因分析

已有 21805 次阅读 2008-12-16 08:12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归不足现象及原因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乌云其其格、潘云涛、赵俊杰、赵伟、胡红亮武夷山

(发表于《学习时报》20081215,发表时比现在的版本略有删减

 

近年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跃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根据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略高于美国的4200万,低于欧盟的5400万,已经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是,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还严重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

中国在世界科技人才竞争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其中有不少人在美国以及其他科学技术强国成长为一流科学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滞留国外,至今未归。

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对于当前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培养和吸引大批国际一流人才,吸引更多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归,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

 

1.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大量滞留海外

科技论文的高被引状况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同时也可以看出高被引作者的科技水平。我们根据SCI数据库统计了1997-200610年间全世界发表论文的作者情况。在这10年间,共有300万人发表论文,按22个学科领域分类,排在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的作者共有5万人。各学科排在前250名上下的高被引作者,全世界共6097人。这部分人可以看作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当我们以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属的机构进行统计时发现,美国排在第一位,有4016人,占总人数的65.87%;英国排在第二位,为473人,占总人数的7.76%。中国排在第16位,有19人,仅占总人数的0.31%, 但其中来自香港的作者有15人,也就是说我国大陆科技人员进入世界各学科被引次数前250名的仅有4人。

 

1  各国(地区)进入各学科被引次数世界前250名的作者分布

 

国家(地区)

人数

比例%

1

美国

4016

65.87

2

英国

473

7.76

3

德国

260

4.26

4

日本

257

4.22

5

加拿大

184

3.02

6

法国

159

2.61

7

瑞士

113

1.85

8

澳大利亚

111

1.82

9

荷兰

98

1.61

10

意大利

82

1.34

11

瑞典

61

1.00

12

以色列

47

0.77

13

比利时

38

0.62

14

丹麦

31

0.51

15

西班牙

22

0.36

16

中国

19

0.31

17

新西兰

18

0.30

18

芬兰

17

0.28

19

挪威

14

0.23

20

奥地利

13

0.21

21

中国台湾

12

0.20

22

印度

11

0.18

23

南非

7

0.11

24

俄罗斯

6

0.10

25

希腊

6

0.10

26

匈牙利

6

0.10

27

巴西

5

0.08

28

新加坡

4

0.07

29

韩国

3

0.05

30

墨西哥

3

0.05

注:SCI数据统计

 

对署名为美国机构4016位论文作者进行进一步调查,我们找到了2350位作者的出生地信息,其中,出生在美国的有72%1692人),出生在英国的有5.19%122人),接下来依次是加拿大2.34%55人)、印度2.34%55人)、中国大陆1.96%46人)、德国1.23%29人)。可见,英国、加拿大、印度、中国、德国这五个国家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向美国输出的最多(见表2。且不论华人高端人才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分布状况,仅在美国的华人高端人才就至少是中国大陆的高端人才的11.5倍。照46人占2350人的1.96%来推断,1666位出生地不详的美国高被引作者中,也许还有30位以上华人!

 

2 署名美国机构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出生地的统计      总数:2350

国家(地区)

人数

比例%

美国

1692

72.00

英国

122

5.19

加拿大

55

2.34

印度

55

2.34

中国大陆

46

1.96

德国

29

1.23

澳大利亚

28

1.19

以色列

22

0.94

意大利

19

0.81

日本

18

0.77

中国台湾

17

0.72

新西兰

16

0.68

希腊

14

0.60

瑞士

14

0.60

荷兰

13

0.55

法国

13

0.55

匈牙利

12

0.51

阿根廷

12

0.51

俄罗斯

12

0.51

波兰

10

0.43

捷克

9

0.38

南非

9

0.38

中国香港

8

0.34

瑞典

7

0.30

黎巴嫩

7

0.30

比利时

6

0.26

奥地利

6

0.26

西班牙

6

0.26

土耳其

6

0.26

罗马尼亚

5

0.21

伊朗

5

0.21

韩国

5

0.2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拥有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占全世界的一半还多,是中国的200倍。但是美国的顶级科学家中有38%是出生于外国的科学家,其中出生于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比例接近8%。如果我们用美国顶级科学家队伍中出生于某国的科学家所占比例与该国拥有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占全世界的比例这二者的比值来粗略地反映向美国的人才外流程度(该比值越大,说明人才外流越严重),则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外流严峻程度如下:中国大陆,28.0; 印度, 13.0; 俄罗斯, 5.1; 韩国, 4.2; 台湾, 3.6; 香港,1.4。中国大陆高端人才外流最为严重。

 

2.我国大批优秀留学人才学成不归,造成潜在的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近年来,诸多研究报告或媒体都指出“中国人才正在回流”。但是,通过一些实际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才的大规模回流形势还远远没有形成。

我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已100多年的历史,从1872年到1978年百余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而从1978年至199113年间已超过13万人,胜过1872年到1978年百余年间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正在迅速攀升,截至2007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121.17万人,但回国人数仅为31.97万,大约仍有90万人滞留海外,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近年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首次突破两万人,2005年学成归国的人数已经达到3.5万余人,20064.2万人,2007年达4.47万人。1996-2007年间,中国留学人员平均回归率约为29.5%,约有70%的留学生仍滞留海外。

相对于尚留在国外的人才队伍,回流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况且,据一些抽样调查来推断,回流的人员中,已经或快要退休的人员约占15%;各层次访问学者(即未获得国外学位者)约占50%;文科类人员约占25%[1]此外,回归的人员多数更愿意供职于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这实际上又进一步形成了人才的境内流失。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的数据,20022005年,在美国获得科学与工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中有90%以上的人称计划留在美国,并有60%的人最终获得了在美国的公司雇用职位或博士后研究职位。而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者的大多数迄今没有回到中国。

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2007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93年在美国获得科学工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中到1997年仍有91%留在美国工作;1998年在美国获得科学与工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中到2003年仍有90%留在美国;2000年获得美国科学与工博士学位的临时签证持有者中的中国人,有92%2005年依然留在美国。

2006年,美国移民局发放的H1-B签证中有9%是中国人(仅次于印度人54%),而获得H1-B签证者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的状况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占了32%[2]

 

 

1 2006年获得H1-B签证者的国(地区)别分布    2 2006年获得H1-B签证者中博士学位者的国(地区)别分布

根据最近《科学》杂志发表的美国基金会的一项统计,2006年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人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人最多,北京大学名列第二。在2004年至2006年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越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最“肥沃”的培育基地,伯克利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名次落至第三和第四,然后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3]而且早在1999年至2003年,前十大中国大学培养出的本科生已经占到从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的12.45%。如果加上所有的中国学生,比例可能达到30%甚至更高。

大批毕业于中国一流大学、又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学府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人才的滞留不归,意味着我国失去了一大批潜在的高层次人才。

 

3.落后的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是高层次人才滞留海外的深层原因

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的留学生归国工作,1/3的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之比约保持在21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该比例被称为“黄金回归比例”。而据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若人才流失率不高于10%,留学人员回归率不低于70%,则该国或地区的留学人才尚属于安全状态;相反,则处于留学人才的非安全或亚安全状态。然而目前中国留学人员回归率远远低于上述标准:1996-2007年,留学生的平均回归率与滞流率之比为12.4,即仅有30%左右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人才流失率大大高于10%。大量高端人才或潜在高端人才的流失,将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吸引了一部分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服务。为了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我国正在加强人才工作海外联络站的建设和留学人员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为广大留学人员特别是高层海外人才回国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为高层次“海归”营造宽松良好的竞争和科研环境,鼓励和支持他们公开、公平、公正地申报各类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努力为他们解决好他们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如住房、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专业技术职称、编制户口、入出境、参政议政等一揽子问题。

目前,我国对归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的基本待遇和研究资助虽然不一定比得上他们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工作时的待遇和资助,但这些待遇和资助已达到一定的强度,足以为他们安居于中国并有效启动其研究工作提供最起码的保障。近十几年来,有不少优秀海外科技人才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工作,但是,科学传统的薄弱和创新文化的贫瘠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中感到步履维艰。在中国工作,不精通中国特色的科学-政治学,科学家就无法让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无法在体制内立足。

在著名生命科学家饶毅放弃美国的工作全职归国到北大任教时,中科院化学所的海归学者王鸿飞曾为其写过一篇博文,将饶毅的归国比作“飞蛾扑火”,并衷心希望他的翅膀不被烧掉;已经做到普林斯顿终身讲教授的施一公归国后,王鸿飞又写了一篇博文暗示了施一公的可能“失败”。且不论施一公的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们的体制能够宽容一些,环境能够宽松一些,少一些政治干预,多一些学术自由的话,对于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一定是更为有利的。

今天,全球性的科技人才竞争正在变得日趋激烈,在这样一个国际科技人才竞争的大背景下,人才在全球培养、在全球使用已成为国际共识。因此,大量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滞留海外并非因为归国待遇不佳,亦并非因为他们不爱国,而是因为中国现有的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照国际标准来看是落后的。

中国需要有勇气承认,大批高层次人才是出于制度和文化上的考虑才决定留在国外工作的。只有通过改革现有的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同时,持续不断地推动我国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向前发展,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一流科技人才回国或到中国来工作,才有可能让归国或引进的一流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高层次人才学成归国,不但有助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工作,而且将对中国科学传统的重构和创新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将先进的科学传统与创新文化理念带回中国,他们的工作和实践还将为后来者提供示范作用。因此,政府在制定各种人才回归政策之时,应首先转变观念,将一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与中国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放在一起加以考虑。在更深的意义上,要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乃至整个科学技术制度的改革,使整个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利于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1]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p110

[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National Science Board

[3] http://kexue.com.cn/htmlnews/2008/7/208997.html





人才引进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1283.html

上一篇:再说“谁是医生”(附清人《病中百误歌》)
下一篇:慎提“垃圾论文”
收藏 IP: .*| 热度|

29 于全耀 魏瑞斌 徐耀 李泳 籍利平 李侠 何毓琦 唐凌峰 杨玲 张玉国 叶鹰 艾云灿 阎建民 马昌凤 陈儒军 陈绥阳 金镇 王德华 桑磊 俞立平 赵凤光 曹聪 戴小华 徐坚 李宁 赵大良 常翠仙 侯振宇 XY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