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liu88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ngliu8888

博文

北美大学的终身教职(tenure)的功绩和实施细节 精选

已有 21865 次阅读 2011-10-24 22:40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大学, 达尔文, 教授, 社会学, 终身教职

北美大学的终身教职最近引起很多讨论。 看来国内对这种系统是很有兴趣的。我在这里比较系统的介绍一下这个制度。

终身教职保护的就是教授的位置和工资。这个制度的起源是保护学术言论自由。试想你是一个社会学教授,在著名的私立大学工作,你发表著作证明工会制度是有好处的。如果没有终身教职的保护,私立学校的主人(就是董事会)一定要开除你,因为这些董事会的有钱人对你的文章会视为眼中钉。 从某种意义上,终身教职可能对文科教授更有用,因为文科教授会对社会提出建议和评论。当然,作科学工程的也有自由问题,试想你是哥白尼或达尔文, 或者试想你作的研究很革命但是得不到资助,tenure就会保护你。

Tenure制度是在美国1900年开始的。哈佛,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是最早宣布教授受保护的人。美国教授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Professors)推波助澜。终身教职的施行有如下三个重要的原则:
1。学校董事会(或任何领导)不能对教授研究实施限制。
2。 只有教授可以评定其他教授。
3。 终身教职是有法律保证的,不是教工手册里的官话。任何人都可以投诉。

拼终身实际需要博士或博士后毕业的人苦干六年(当然,如果你喜欢你作的,并不真苦)。经过系,学院的耗时九个月的评议,合格者可以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晋升为副教授。终身教职后,你的名称叫tenured。[这个评议要经过匿名的评审,要同比大学的匿名推荐信,推荐者要回答“这个人是不是国际领军人物?这样的问题。任何人透露推荐者信息都是违规的]。这之后过六年可评正教授。北美管助理教授叫tenure track,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会修成终身正果。如果你不在这个track上(比如你是研究员,研究型教授,北美的讲师),再好也不能评终身。北美的tenure track,正常要走12年到达正教授级别。当了副教授之后,也有升不上正教授的,但你理论上可以无限期的工作下去,学校也不能解约。

美国的教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为教授都要教书,所以一个学校和系的教职数量是与要教多少课挂钩的。也就是说,教授主业是教书的,科研是副业。[在美国,只有教学的岗位是“硬钱”(因为学生的学费是每年可以指靠的),其他科研工作都是“软钱”(soft money)。之所以是“软”, 就是说你明年可能没有经费,但如果你在tenure track上则仍然起码可以教书挣钱。]各种学校评tenure标准不同。越好的学校淘汰率越高。有的牛校,比如麻省理工,干六年拿终身教职的可能性比别的学校小的多,所以很多人干六年走人,当然从MIT出身起点高,很多学校想接受,但毕竟心里不爽。 我认识的一个西北大学教授,从tenured正教授搬到西部某超级名校,居然不给tenure,只给副教授。说明美国的终身教职不是一个请客吃饭的名号。

把终身教职理解成工资和职位的保护,实际比较浅。很多领域没有明确的终身职位,但是如果你是医生,律师,高管,等,实际上你的工作也是不担心丢饭碗的。而且美国大学不是唯一有终身保证的。欧洲没有终身制,但你当了教授就是“公务员”级,工作受政府保证。中国没有终身制,但有隐形的终身制,实际上中国的教授是很难被除名的。

在中国施行终身教职,估计只能从年轻人做起。除非象香港科大一样另立炉灶。终身制是双刃剑,校方必须认真考核,不能随便招教员。管理人员要放弃一些权利。试想一个人得了终身教职,严格意义上也不能再用经费,sci等指标考核。只能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即使在美国,终身教职也在经历严重的考验。终身制也有弊病和漏洞。大学教师思想是最激进活跃的,这也引起国会和保守人士不满。在美国,中学老师,小学老师都是终身制的。这就意味现今的工资体系难以支持。有的人认为奖励年纪大的人懒惰 - 但是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毕竟,美国的终身制度造就了无数的科学成绩,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Tenure track在中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00615.html

上一篇:加州理工学院:一所淡看诺贝尔奖的学校
下一篇:地球到底能养多少人
收藏 IP: 129.105.90.*| 热度|

19 赵纪军 曹聪 吴云鹏 李永丹 罗渝然 梁建华 张彦斌 张波 周杰文 施泽明 王启云 朱志敏 曹宇 张海霞 吴锦宇 肖明华 刘广明 niming007 LantaoY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