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liu88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ngliu8888

博文

科学,工程和技术:此问题非彼问题 精选

已有 8945 次阅读 2011-12-15 20:45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 工程, question

有关科学 (Science),工程 (Engineering) 和技术 (Technology) 这三个词的模糊认识,是造成很多误解的源泉。科学只有一个世界平台。科学只有”世界杯“,工程和技术可以有”全运会“。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博主真叫真,杞人忧天。我们好好作科研不就完了,为社会进步努力就完了,勤奋就完了,好好干就完了,在乎这麽多细节为什麽?这种想法是一个错觉。科学,工程,和技术是三个不同的东西。中国富了,对什莫东西的品位都在提高。现在国人知道皮包,车子,房子,包括老外都有很多不同的类别,对科研这个重要的概念不能停留在九十年代的定义。现在是了解这些基础科研细节的时候。这些对科学网尤其重要。
  • 科学是提出关于自然的问题 (Question),然后找出答案Science is raising a question about nature and answering it definitively. 科学是由好奇心驱使的,和应用目的,有钱没钱没有关系。物理学家问物理问题,数学家问有关数字的问题,考古学家问有关春秋战国的问题,人文学家问有关社会的问题(因为人属于自然),社会学家问有关社会的问题(因为社会是自然人组成的)。工业革命开始时期的很多科学巨匠,其实都是一个人工作,很多还是“富二代”。这些都没有问题。科学其实是不论出身,不论人品的。科学家,尤其是大科学家,必须罄尽毕生心血为别人找知识,不求回报。(所以有些人说科学是有钱人的游戏,其实有些道理。穷人和没理想的人搞科学有天生的软肋,因为你输不起)。科学难,在于找好问题难,找出好答案难,而且人必须全时献身,甘于寂寞。
  • 工程,有时又叫应用科学,是提出有关人造系统的问题并给与回答Engineering is a science branch that studies questions about man-made systems. 比如我在美国,发现有些学校的物理系是在工学院里面。这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物理系“生”出了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航空工程。物理是工程的母亲,当然要住在一起。工程其实可能是最容易的(注:我就是作工程的),但不确定性很大,比如人造系统日新月异。工程研究人员(me included) 被夹在基础(名)和应用(钱)之间,头尾不着,干着急。有时候你作的慢,等你研究出来,你的“人造系统”已经消失了。
  • 技术,technology, 是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Problem)Technology is the pursuit of THE right solution for a problem. 技术是有的放矢,是有功利性的,是要论成败的。技术是由问题(Problem)驱使的。技术难,是因为Problem其实很难找。(人们都认为乔布斯发明了技术,其实他只是看到了问题和机会,并罄尽全部生命去追求而已)。中国美国很多的科研单位和大学做的都是技术工作,不是基础工作,连应用基础研究都不是。(我同时认为大学也许不是最好的作科研的地方,因为大学教授不知道实际的问题。)
这些定义好像很容易,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些具体事例中看看就发现这些定义很有用。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生物学就是科学,因为是人研究自己或者自然存在的动物。化学是科学吗? 这个就比较难一点。发现DNA结构的人是回答和自然有关的问题,是科学家。研究基因芯片最佳构造的人是工程研究人员,因为他/她问有关人造系统(芯片)的问题。制药厂的药物研发人员做的是技术,虽然这些人经常也被别人成为“科学家”。很多时候需要跨界。比如一个药厂要造一种抗癌药物,可能发现基础知识不够。这是这些技术人员就要沾(dabble)一点科学或工程。

“科学”这个词被广泛的滥用和曲解。科学网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最近话题中常出现的施饶是科学家,一个研究神经,一个研究细胞怎莫死亡。如果你问施饶说“你的应用是什麽?“,那就完全不懂科学是什麽。科学技术工程需要不同地思路和管理路子。有些作技术的,比如药厂的药物研发人员,也称自己是科学家,有些甚至得到科学院院士。其实他们做的不是科学。对这些概念的混淆不是任何人的错误。中国教育从小就分文理分科,重视数理化,鼓励小朋友作“科学家”。现在社会上的“重大科学项目”,比如基因工程,互联网工程,很多其实是重大技术研究,有的是重大技术开发。为什末,因为这里面已经没有基础的问题了。这种曲解有历史原因。大学管理也增添这种乱像,有些作科学的(比如流体力学), 被放到工程科系。有些作工程的,比如纳米,被放到科学科系,比如物理系。

科学工程技术是相通的,但是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关于细胞死亡的机理一但发现,中国美国的工程人员都会很快开发出治癌新药(让人长生不老)。这就是基础知识转换到技术。但这种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决定的。时候未到,工程技术人员再努力也没用。有很多人跨界成功,比如钱学森是工程研究人员(火箭推力),又是科学家(空气流体)。但很多人跨界不成功。爱因斯坦想做发明,一无建树。爱迪生是技术开发人员,他发明电灯,解决照明的问题,但不是科学家,甚至被爱因斯坦嘲笑。乔布斯是搞技术的,他不是科学家,不是工程研究人员。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天才跨界都不成功,一般人就更别想了。作科研的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领域,位子,和特点。有关科学,工程和技术,理解不清,会闹出很多笑话或误会。比如:
  • 有些人文学者认为自己不是科学家,好象比搞物理的和做电脑的低一头,其实不对。人文,历史,地质这些东西其实比电脑工程更叫科学,因为这些领域关心的是问题(question),不是问题(problem).科学工程技术没有高低贵贱。物理学家没有理由认定生物"学问低“,人文学家也不用感觉是“文科”,搞社交网络的工程师也不用觉得自己”热“点。
  • 有些实际作技术的人以为自己也是科学家,给自己戴上科学的高帽子。比如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问很简单的问题,象“我可不可以这样做呀?”,“这个东西能不能用另一个办法做呀?”-这些不是科学问题(question),只是你自己的问题(problem).
  • 有些作科学和工程的人也经常想同时蜻蜓点水式的玩技术(比如发明和创业),因为认定技术可以致富。这些人太高估自己认识问题(problem)的能力和问题的复杂性. 还有的人想通吃科学和技术,其实概率很小,劳而无获的是多数。
  • 很多科学家,工程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都以为自己知道什麽问题重要,其实很多人做了半天,才发现自己想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自己想的答案根本没用。只有商人和公司才知道什麽重要.
  • 有的人,认为自己是现代达芬奇,指哪打哪。认定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方法,就会名垂千史。其实这种想法很害人。这种人,既不是科学家(没有问题或问题肤浅),也不是真正的工程研究人员(因为只研究自己造的人造系统), 也不是技术人员(以为知道problem, 其实不知道problem.)这种只能叫半职业科学爱好者。

科学无国界,工程技术有国界。科学家只应该在乎”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乎”全运会“的名次。科学知识是世界共享的,也是在世界范围内评定贡献和座次的。没有所谓的“中国科学”。中国的科学家属于世界,就像美国的科学家属于世界一样。工程研究人员可以有“中国的科研”,因为你复制出高速火车,导弹,原子弹,大飞机,都是对中国的贡献,弄不好还会由此问出好的工程问题(question)。但这种科研还只是技术,不是科学。

很多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富了,每个科研人和学生应该考虑是想做世界的科学公民,还是中国本土的民族技术英雄.  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中国科技迟早会有问题(headache). 不搞清楚这些,只能跟着外国人的脚印走。

The Chinese system can not just expect to learn from the American system.  The American way is broken.  China cann't expect to learn from the US and then somehow pass it.  

各位新年快乐。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18838.html

上一篇:施饶必须“入乡随俗” (二版)
下一篇:现代社会两个无解的问题
收藏 IP: 129.105.90.*| 热度|

21 吴飞鹏 邸利会 谢鑫 唐常杰 魏瀚 黄飞 李晓园 陈筝 张骥 张欣 曹聪 王晓明 李扬 孙学军 朱志敏 曾新林 曾杰 ysliysli arpku iqingjiao LantaoYu

发表评论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