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农业图情建立发展过程

已有 3990 次阅读 2011-8-12 20:1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图书馆, 南京, 农业部, 农业信息

    在这里稍微回顾一下南农图情的建系过程,都是那时候开会或者在同学间传的,不知道有没有失真的地方,反正不是正规的纪事,就不追究细节了,路过的熟悉内情的人可以补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整个农业系统没有图情这个专业,农业部便着手准备开展这个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恰好南农刚刚建造了新的图书馆大楼,是当时全国农业系统最气派的图书馆之一,农业部便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创建图书情报系,在我们那一届改为农业信息专业。下图是南农图书馆的建楼铭记,是我这次去南农特意拍下来。
 
 
   南京农学院图书馆建造铭牌,因为这个铭牌,改变了很多莘莘学子的命运
 
    可以看出,1985年的时候,南农还是农学院。当时南农图书馆长是农学院的教授,接到这个任务后,便从那一届的毕业生中挑选了两个特别优秀的学生,送到南京大学,进修了两年图书馆专业(印象中,当时南大我们这个专业不开设本科教育,而是专科教育),拿到了双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我们的老师。这两位老师是屈老师和徐老师,徐老师担任第一届的班主任,屈老师是我们第二届的班主任。同时从北大引进侯汉清老师,是南农重量级的一个老师。另一个正规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士是黄水清老师。他是从北大硕士毕业分配过来的。据说北大图书情报教育当时也在摸着石头走路,把这些新招进来的学生送到计算机系学两年后再开展图书情报知识的学习,因而黄老师计算机知识很扎实,致使南农图情专业偏重计算机技术,并最终合并了南农的计算机中心,成立了信息技术学院。图情专业合并计算机中心,这在高校图情专业中,可能是唯一的一例,毕竟计算机这些年发展势头特别好,是朝阳产业,我们那时候经常在计算中心上机实习,记得那时候南农计算中心就有大型的计算机。
    之后陆陆续续分进毕业生,我们进校那一年,龚老师北大毕业,加盟南农。加上系主任和系书记,在我们进校的时候共7个老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当时就在北大委托培养师资,这些力量在上学期间曾担任我们的代课老师。茆意宏老师在北大读研究生期间就给我们上课。后来李守素老师也加盟。之间还有教我们编目的一个老师,他后来离开南农,名字记得不是很真切的,就不敢写在这里了。李国秋老师从武汉大学读完硕士,来南农,屈老师生孩子期间,她带我们班主任。她爱人吕斌在南大工作,也被邀担任我们一定课程的教学。我和吕斌老师曾有过一场关于专业书阅读和小说书阅读的争论,当时被同学戏称为"何仙姑舌战吕洞宾"。这一情节,等来日再叙。
    对一项事业来说,起步总是难的。好在南农图情已经发展起来了,听黄老师说,学院发展不错,我们也由衷地为母校感到骄傲。
 
相关内容参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474567.html

上一篇: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老师(二)
下一篇:基金中了
收藏 IP: 222.66.175.*| 热度|

9 李学宽 武夷山 王启云 曾新林 陈国文 赵星 章成志 俞立平 kaic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