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老师(二) 精选

已有 5085 次阅读 2011-8-12 19:3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上海, 如意, 心理障碍, 白开水

    聚餐时,和同寝的几个人一起给龚老师敬酒,感谢他的赏识。他端起酒杯,说:“刘玉仙啊,我不知道你恨我不恨我,你知道吧,你当时考试的时候,是我送你及格的啊,没想到这么些年你做得这么好,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给你写个传记,刘玉仙,你一定要好好做,做得更好,让我更有理由给你立传..... ”
     我从来没有恨过南农的老师。虽然在南农的四年,我似乎特别不如意,南农是我走出农村,第一次面对城市生活的平台,从那里,我走向了更为丰富的生活。之前的五年,我在农村的中学里学习,过了五年馒头咸菜就白开水的日子。来到南农,突然面对一个富足而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很长时间都无所适从。我想我当时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也许是适应新的生活都会经历的一个心理阶段。现在想来,应该说我遇到了一群相当善意和包容的同学和老师,正是他们的善意和包容才让我走过那个阶段,12年后,我在上海上研究生时期,有个同学的弟弟,因为目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差异而跳下楼去......而那时候,虽然我成绩不好,也没有认真学习,老师和同学也从来没有歧视过我。黄老师那时候请同学去他宿舍吃西瓜,也没有拉下我,他带同学去太极洞玩的时候,也邀请了我,只是当时是我自己因为路费贵,而没有去(当然,后来说是黄老师把路费出了,去的同学因此而给我炫耀,我因此记得他们的这次行动)。我考得好了,侯老师也会为我高兴,屈老师监考的时候,会留意我是否答完题;甚至我记得,我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我跟了当时刚从中信所硕士毕业的李守素老师做情报研究的题目。第一次上她家找她的时候,她就给我说,我不管你以前怎么样,我们现在一起把毕业论文做好。记得她当时大肚子要生产了,记得她把我当知心姐妹一样,说她的生产准备,说她老公舍不得她的那头乌黑的长发......
    我在心理最脆弱的时候,碰到了心底最善良的一群人(包括当时的老师和同学),给过我诸多的鼓励和扶持,帮我度过了那么一段很不堪的岁月,从此,我的心理逐渐走向强大,能够承受诸多的压力,我此后能够在很多无助和无望的境地里,坚持着寻找自己的道路,能够抵抗来自人群的打压和排挤,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能够扎根生长。对南农的老师,我非但没有理由恨,反而是由衷地感激,他们的不离不弃,才没有使我破罐破摔......
     南农的课程设置有选修课和必修课两大类,选修课有很多很有趣的课,比方音乐欣赏、美术鉴赏等等,我因为想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就选了很多课程,远远超过学校规定的学分。我记得我逻辑学考了89分,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大多数选修课我都考得不大好,有些还不及格,比方科技史我才考了49分。我喜欢推理方面的课程,而不喜欢背的,只是没有想到多年后,我才发现在凌乱无章的科技事实背后,有着更强的逻辑,因而和科技史干上了,并准备接着干下去。从必修课的课程设置来说,我们这个专业主要包括三大块,一个是图书馆类课程,一个是计算机课程,一个是农业类课程。农业类课程没有印象,当时只是让我了解一下农业基础知识,所以,什么都学了,但都不深入,比方,园艺学老师上课的时候会顺手掐些花,给我们说说这是什么花,插花时有些什么特征,但这些课原也要求不高,考试好像没有什么难度。印象中,图书馆类课程是我最不愿意学的,因而考得都不大好,编目的分数是61,图书馆学我考了65,但这些课程考不好,我一点不感到羞耻,我现在都记得考编目的时候,要我记住什么前面空两个空格,什么前面要加横杠,什么前面要加斜杠之类的,真的不想背,(当时也真是没有胆量,有胆量的话,我就罢学罢考了)。因为当时担心不及格,这两个分数记得很牢,也觉得这两个分数是老师送及格的。计算机类的课程,说实话,一直还比较喜欢,那时候学了很多计算机课程,比方COBOL, PASCAL, 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检索、图书馆自动化什么的。龚老师教我们COBOL和图书馆自动化两门课,都应该算是计算机类课程,COBOL是开初学的,图书馆自动化是我们的最后一门课,记得好像是和下一届的学生一起考的,因为毕业在即,大多数同学已经没有心思学习了。但印象中计算机类的课程我没有60多分的成绩。我家里应该有一份译成荷兰语的成绩单,应该能够查出来,但20多年过去了,实在没有必要较真了,反而,我应该感谢龚老师,感谢他20年后才告诉我当时的情况,没有磨灭我当时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后来黄老师教我们计算机检索,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我因为在这个系统里加进了复本这个因素,还洋洋得意地给黄老师炫耀过。
    但无论如何,这份成绩单真的不是好的成绩单。我此后考研和攻博,这份成绩单都在我的档案里随着我东奔西跑的。按说怎么也会影响到此后的发展。但机缘巧合,后来都顺利过关,尤其是我申请博士的时候,要求附加所有的成绩单,拿出这份成绩单,很是没有面子。但还是老老实实把成绩单给了学校和老师。好在这份成绩单左上角,有一份高考成绩,就在去导师家前(当时正好在比利时),鼓足勇气把成绩单拍了个照片,发给了他,并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老老实实地交代了当时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我记得在这封信的最后,我说,大学成绩确实不好,但请注意左上角的高考数学成绩。你认识很多中国人,你可以问问,1987年的高考数学notorious for its difficult, 但我依然能考倒90多分。证明我还是有些潜力吧。如果你不这么认为,而认为我是一个很差劲的学生,没有培养前途,不再愿意指导我做研究,那么,明天我去奥斯坦德的时候,你就直接告诉我,你甚至可以收回您的邀请,不来车站接我,我在车站看不到你,就会很自觉地打道回布鲁塞尔了。可见当时拿出这份成绩单的时候,我是如何忐忑着的。
    第二天,我一下车就看到鲁索站在车站的尽头等着我,他和夫人把我接到家,然后,在他的书房查看他的邮件。其中有一封梁立明老师的信,信里说:congratulations, you have got a good student.鲁索特意让我看,并说是关于我的。我至今不知道鲁索和梁老师说了些什么,是问梁老师87年高考的难度么?是说我大学成绩实在太差劲么?这两者似乎都和congratulations 没有逻辑联系,能联系起来只有我的诚实了。我想正是诚实最终打动了鲁索,让他最终接受我做学生。也很感谢梁老师,那时候,我和梁老师还没有见过面,我和鲁索也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梁老师的意见在其中起过很大的作用,也可见诚实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品质。人生难免有力所不逮的地方,有失败或失意之时,但直面失败才有勇气克服困难,向前而行。而诚实是直面失败的第一步。
    我于是便一头扎进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当中。而这些年科学计量学成为越来越有力量的一个发展领域,狗狗和微软都开始开发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分析工具。龚老师在这种场合说到我,把我和李彦宏相提并论,可能并不是专指我,而主要是说这个领域值得大家投入精力去研究。而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这些年所做的,还都是基于先前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尽管我考得不好,好像那些知识考完后都扔还给老师,但在某个特定的场景里,因为需要,就又浮现出来。这些年,我只不过在其中加了些动态的因素,并用科学、技术和社会和历史的框架把背后的动态因素勾画了一下,并试图发现促进这种动态变化的力量吧。
    龚老师是8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南农的,他后来和我们上一届的师姐结婚,也算是师生恋吧。如果说师生恋是个罪过的话,他这个罪过担当得可是有些怨的,那时候,他实在是个小毛头,他不比我们大多少,和我宿舍的老大一个岁数,应该是16岁就入学20岁毕业的那种少年天才。我印象中好像有一阵子初中和高中都两年制的,龚老师大概属于那一届的,或者他跳过级,总之,和我们同龄的他和我们同年进入南农,我们都不叫他老师的,他的绰号是小龚头,我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这个绰号。那时候师生关系很好,老师大多和我们年龄相仿,我们聚餐的时候,经常会请老师过来,当然,老师也请我们到他们宿舍打打牙祭。龚老师那时候经常和上一届的学生在一起,当然有些醉翁之意了。不过,他追得应该还算是辛苦,上一届的女生多,是南农男生瞩目的焦点,女生都抱住团似的,保护着彼此,考验着男生是真情还是假意。往往男生要追一个女生,不得不连这个女生周围的女生一并讨好,龚老师那时候大概没少费劲讨好上一届的女生。这次聚会的时候,龚老师说他开车技术好,对南京又特别熟悉,要亲自带上一届的同学去玩。但上一届的女生更愿意和小唐(龚老师的爱人)一起玩。可见当时他从如娘家姐妹的同学手里把他的新娘取回家,确实费了好些功夫,而这些功夫一直延续到现在,他还不得不讨好这么一群姐妹。
    龚老师后来自主研发了一个安全系统,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做出过重要工作,还养着一个30多个人的信息安全公司,是个成功人士,至今对师姐爱惜又加。
毕业20周年聚会的照片。拍照的老师要我站到另一边去,我说我当年毕业照就站在她的旁边,我还要这样站着。当年的小毛头,都已经人到中年,而当年的老师也已经两鬓斑白了,好在情谊还实实在在地聚在这里,对过往的种种情怀,对流失的生命,都是一种安慰吧。
 
相关文章参见:

与往事拥而行 农业情建发展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474560.html

上一篇: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老师 (一)
下一篇: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农业图情建立发展过程
收藏 IP: 222.66.175.*| 热度|

17 刘立 瞿辉 庞小兵 刘钢 徐迎晓 曾新林 赵星 苗元华 逄焕东 俞立平 王德华 孟津 刘光银 吕泰省 赵福国 laokanke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