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需要从深层次找原因——轨道交通忧思录之二 精选

已有 8019 次阅读 2011-7-27 06:27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全问题, 轨道交通, 交通科学

一年半之前,在上海地铁发生“12-22”事故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在同事、朋友中说:“我国轨道交通进入了事故高发期,目前的情况令人担忧。”很不幸,被我言中了!试看,高铁运行之后的25天中,接连发生5次事故,甬温线上动车追尾的“7-23”大事故中乘客伤亡惨重,京沪宁地铁事故频仍!716我在博客里发了《轨道交通忧思录》,今天想再说几句。

7-23”大事故是一场大灾难。39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200多人因伤入院。各大媒体的“名笔”、“名嘴”纷纷进言,言辞激烈程度十分罕见。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对有关部门(特别是“铁老大”)进行问责,透过大事故找存在问题,特别指出:“速度不应以生命做代价”。作为交通科学研究者,我认为应该从科学层面寻找事故的内在原因。

我在《轨道交通忧思录》中指出了四个问题:高铁、地铁发展速度过快;科技储备不足;设施国产化程度低;应急预研不够充分。本文想进一步说明:交通科学研究的严重滞后是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七年前,我在《科学引路 畅通有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我国交通发展中的“大经验,小科学”是一个重大障碍。存在着“交通非科学”;“发展交通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交通科学远水不救近渴”这三大误区。从现状看来,这一问题依然存在。“7-23”大事故是警钟,发人深省,从交通科学层面,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应采用何种模式?如何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有效、快捷、舒适、环保”的综合交通模式?

——为什么高铁、地铁的发展有过几十年的延误?在急起直追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关键性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应采取何种合适的速度?适合国情的高铁速度是多少?如何把轨道交通的发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可靠基础上?

——如何大力开展交通科学研究,彻底改变交通建设“大经验,小科学”的现状?如何给交通科学家更大的话权?如何改变为赶工期而罔顾质量的现状?

——如何迅速改变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

——如何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视角解决快速交通中的网络运行问题?

——如何按照各种不同的交通需求实现交通方式(包括轨道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如何解决交通管理的科学化问题?轨道交通提速之后对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如何制订基于交通科学预研的事故应急预案?如何实现疏散动力学机制?

——如何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的作用?如何实现“公交优先”策略?

我认为,以上十个问题不解决,还有可能发生更加可怕的事故。这样说,决不是危言耸听。

 

在我国交通建设中,轻视交通科学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些年来从事交通科学研究经历了种种事情,使我对此感同身受。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我们才争取到在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中得到交通科学方面的第一个项目(“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因为成果较为突出,提前结题,获得好评,今年又申报了新项目,而且把视角延伸到城际交通。预审中得到普遍认可,但在最后一轮审议中遭到淘汰。由于年龄关系,笔者此次未曾参加一线申请,至今不明原因。

七年前,看到上海市地铁拥堵,我们课题组曾进行调研,到人民广场地铁站搞行人流实测,却给那里的保安赶了出来。据我所知,目前上海地铁系统尚未进行过紧急情况下根据行人疏散动力学原理进行过预研,而国外这类研究颇多,甚至像“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其货架设置都是根据行人疏散动力学的原理设计的。

根据我们八年前的调研,我国在交通流研究研究方面的论文仅占世界上相关论文总量的2%。目前这一情况并未有根本性的改观。

笔者对本月高铁的五次事故没有做过系统调研,但从公开报道看来,目前的我国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中,电网相当脆弱,简直不堪一击。情况不该这样啊!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已有半个世纪,对电网经受恶劣天气的考验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个中原因还需要从科学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面对“7-23”大事故,真该好好深思一番了!

 

【链接】相关博文

1 轨道交通忧思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5242

2 科学引路 畅通有日——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浅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55957

 

写于2011727日晨



关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68825.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56):实事求是 以勤补拙——浅评周培源的学问观
下一篇:钱姓人士为何人才辈出——从钱氏家训谈起
收藏 IP: 114.94.217.*| 热度|

22 董焱章 张玉秀 罗汉江 陈然 吴斌 刘立 唐小卿 姜咏江 刘建国 张亮生 葛肖虹 武夷山 王亚娟 徐长庆 阎建民 陈国文 吕喆 吴志荣 刘世民 赵凤光 zzjtcm fqk61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